廊坊自强达人李平带领残疾人创业 创造非凡价值(6)
被合作厂商欺骗,用了14年将债务还清
1997年底,李平带领27位残疾人开的毛衣编织厂开业了。刚开始,大家业务生疏,李平特地在外面聘请了技术员,然后,自己去北京的服装工厂拉单子,跑业务。经过李平的苦心经营,工厂订单络绎不绝。
但好景不长,1998年底,正值金融危机,与李平工厂合作的一家韩国工厂倒闭了,厂长是个韩国人,工厂倒闭后他早已不见了人影。这家公司,拖欠了李平工厂约70万元的货款。 “这件事,相当于一棍子把我打死了。开工厂时,单位赞助的资金不够,27位残疾人每人拿出两千块钱来集资。另外,这单生意大,除了这27名残疾人,我还聘请了50余名工人。大家那么信任我,我不知道怎么向大家交代。”之后,李平多次去北京报案,但始终找不到那名韩国人。得知事情不能解决,李平无法接受事实,在床上一躺就是一个多月。这一个月的时间,他想明白了很多事情。“该面对的还是得面对,虽然大家没有责怪我,但我是工厂主要责任人,合同也是我签的,那我一定要把工人工资和残疾人集资的钱还给大家。”
开业仅一年的毛衣编织厂倒闭了,李平将工厂机器变卖后,还欠下债务60余万元。重债压身,李平一刻也不敢耽误。1999年初,华北油田压力容器安装工程公司重新组建了廊坊华油广和福利饮食服务有限公司,在这家单位的帮助下,李平承包了单位的饭店、养殖场及耕地。饭店主要由单位派人负责,养殖场和耕地则由他一人照料。他在养殖场里盖上猪圈养了猪、池里养了鱼,又耕种上18亩农田。在这期间,李平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打扫猪圈、喂猪,然后到地里拔草,一直忙到晚上9点才能休息。李平因为腿部有残疾,搬饲料等重物对他来说很困难,为此,他还亲手做了个小推车。养殖场的工作辛苦、乏味,但李平顾不上抱怨,他只想着快点将钱还给大家。三年后,养殖场和耕地租赁期限到期,因属于农业用地,当地农村将土地收回,此时,李平已经偿还了大部分的债务。没有了工作,李平也不能在家闲着,于是他决定在华北石油矿区菜市场卖菜。为了这微乎其微的利润,李平每天凌晨两点起床去进货。之后几年,他运送过液化气,做过管道维修等多份工作。截至2012年冬,李平历经14年艰辛,终于将60万元债务全部还清。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