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华影视基地成香河文化产业龙头
河北网讯(通讯员张健、张洎 河北日报、河北网记者解丽达)近日,笔者走进位于香河的国华影视基地,很多电影、电视剧中熟悉的场面映入眼帘:东西琉璃厂一条街、松竹斋、荣宝斋、四大牌楼、火车站……短短几年时间,这里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影视拍摄基地,先后有《赵氏孤儿》《辛亥革命》《家有儿女》《亮剑2》《神话》《徐悲鸿》《狼烟北平》《百年荣宝斋》《决战黎明》等30多部电影、电视剧在这里拍摄。
紧邻首都的区位优势,让国华影视基地迅速成长壮大,成为香河县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群棚基地”,这里具备历史跨度大、景象包罗全、历史文化积淀厚重的特点,为中外影视业界看好,连续三年承制并出品CCTV—11《春节戏曲联欢晚会》。曾执导过电视剧《长征》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著名导演金韬说:“国华影视基地在地缘、区位上的优势很大,场景设置比较丰富,年代戏、现代戏、古装戏都可以在这里拍。”
如何延长影视产业链条,壮大当地文化旅游产业,是国华影视基地一直努力探索的课题。该基地董事长刘国华介绍,他们将把影视创作与特色旅游结合起来,近期基地将免费向当地群众开放,为百姓提供新的休闲场所,不断拓展影视旅游产业链。
目前,国华影视基地已成为集影视培训、演艺创作、休闲旅游功能于一体的影视文化产业龙头,成为“京津冀旅游一卡通年票”8个名胜景点之一。在影视基地带动下,不仅周边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找到了新工作,当地的服饰、道具、金融、商贸、宾馆、餐饮旅游等第三产业也有了很大发展。仅去年,基地就为周边农民提供了六大类近千个就业岗位。
“咱穿起戏服是演员,脱下戏服是农民。”钱旺镇后大街村45岁的石玉林是地道的农民,农闲时他就到离村不远的影视基地去客串群众演员,“一天几十块钱虽然不多,但挺乐和。”石玉林如今已成为周边西大街、和平街、姜吴街等村街群众演员的“头儿”,他的“演员”队伍将近有40人,他妻子赵杰也是其中一员。
为延长产业链条,国华影视基地还建立起专门从事电视剧制作、电视节目制作、复制、发行、节目版权交易及代理交易的专业机构,专门经营影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电视专题节目、动画故事节目、广播剧等。他们还以影视作品为核心,深度开发旅游观光等后续产品,努力形成跨行业、复合型的影视旅游产业链。去年,基地启动了总投资12亿元的全新文化创意体验广场项目,打造集绿色建筑、生态农业、文化创意、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产业园区。
文化创意体验广场在主打文化体验的同时,注重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国华影视基地内,人们可以种植自己的“快乐生态农田”,赏景、收获两不误。除全木质结构的房屋外,这里还将建设影视梦工厂、咖啡及红酒文化体验、汽车电影院等项目,努力打造全方位的住宿、度假、娱乐、美食及生态环境系统,满足各年龄段游客的旅游观光需求。
以国华影视基地为龙头,香河县努力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县里专门成立文化产业促进会,投入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国华影视基地延伸发展,打造以国华影视基地、家具城、第一城为龙头的“金三角文化圈”。他们还全力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整合潮白河、北运河两岸文化景点,打造泽普生态园等12个旅游示范点,以精品旅游线路展示香河风情和文化。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