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地区新闻 邯郸 正文

帮到老百姓的心坎上——魏县领导干部走访慰问贫困群众纪实(3)

时间:2017-11-02 12:09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产业是精准脱贫的根本——“只有产业发展起来,才能覆盖更多贫困户”

“世间大事莫如孝,天下奇观只有书”,贫困户牛万成堂屋的一副对联吸引了大家。

“这是谁撰写的?”当得知是牛万成自己编写的时候,卢健竖起大拇指夸道:“老牛,你也是一个文化人啊。”

牛万成年轻时做过电工、放映员,当时家庭条件在村内也算较好的,但自从牛万成患舌癌,家境每况日下,残疾儿子婚后离异,留下三个未成年的孙女孙子。

因为常年受多种病症折磨,牛万成变得骨瘦如柴,站立一会儿双腿就不自觉地颤抖,卢健连忙搀扶牛万成坐下来。

“孩子们都多大了?在哪儿上学?”当他问起牛万成孙子孙女情况时,牛万成顿时有了精神,自豪地说:“孙子孙女都很优秀,俺们就盼着孙儿们快点儿长大。”

他叮嘱牛万成:“要好好培养孩子上学,改变家庭和个人命运要靠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他还嘱咐随行的乡村干部:“老牛上技校的孙女毕业后,可以推荐到县经济开发区的企业就业,这样也方便照顾老人。”

他向同行的县扶贫办主任张少民说:“发展产业是贫困群众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发展起来,才能覆盖更多贫困户。”

“俺村建成了占地23亩的光伏发电项目,入股60户贫困户,年底每户可领3000元红利,村内扶贫微工厂也吸收了43名贫困群众户。仅这两项,村集体一年也能收入6万多元。”村支书底气十足地说。

刘屯村的群众不会忘记,为了使村庄贫困群众尽快脱贫,卢健等县乡干部多次来到村里,与群众代表一次次座谈,终于把大家伙的劲儿鼓起来了。为了让群众尽快富起来,卢健等县乡干部不止一次到村里实地部署,亲自推动……

从打造家庭手工业专业村,到建设“扶贫微工厂”,让村民们实现就近就业,这一份份厚爱群众永远记在心中。

如今,笔直的马路,宽阔的广场,这个村一天天在变化;“扶贫微工厂”发源地、光伏扶贫产业覆盖村,不仅使村集体增加了收益,更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

“产业扶贫‘3+X’模式要不断放大增效,劳务输出、股份合作‘三金’增收、扶贫微工厂这三项机制在全县的覆盖面还要扩大,把这个X的内容丰富起来,因村因户制宜选择扶贫形式,让村村有增收项目,户户有致富门路。”他对扶贫和乡镇干部语重心长地说。

正是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如今,全县“扶贫微工厂”已达180余家,带动村民就近就业1.4万余人,

其中贫困人口6000余人,实现增收8000余万元。全县农村股份合作组达102家,覆盖143个贫困村,平均每户入股5000元,每户每年保底分红500元以上。

相关新闻:

邯郸:“微爱接力”关爱农村留守娃(组图)

磁县全面完成45项灾后重建项目

环保税明年开征 邯郸市执行三档税额标准

邯郸全市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召开

省委讲师团在邯郸开展“送理论下基层”活动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