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地区新闻 承德 正文

发祥于平泉的契丹族对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

时间:2018-10-23 18:00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契丹文化博物馆坐落在平泉泽州园景区内

契丹始祖传说:神人乘白马、天女驾青牛。

在公元10—12世纪,契丹族建立的王朝比同期中原五代和北宋王朝影响还要大,这种历史影响在语言学上的文化遗迹可以看出来,如俄语中将中国称为(kitay),即为契丹之音译;拉丁语称中国(kathay),也是契丹的音译;中古英语和古代穆斯林文献也称中国为契丹,分别读音为(Cathay和kata)。13世纪蒙古军队南征中亚、西亚等地,将中国的火药和管形火器的制造和使用方法传入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人仍然按传统称呼,将各种中国火药配方和火器冠以契丹,尽管这时契丹已灭亡了100多年。成书于13世纪晚期的著名阿拉伯兵书《马术和军械》中,记载的火药配方称为“契丹花”,管状火器称为“契丹火枪”“契丹火箭”,足见契丹在阿拉伯国家影响之深远。契丹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自公元4世纪的北魏始见于史书记载以来,至元朝退出历史舞台,共存在了1000多年。契丹建立的辽朝,共历9帝、209年,疆域辽阔,相当于两个北宋大小。辽与北宋南北对峙,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金灭辽以后,耶律大石带领部分契丹人、汉人万里西行,在今天我国新疆及中亚地区建立了西辽,立国90余年。辽与西辽加在一起长达300余年。这300余年发祥于今河北省平泉市的契丹族对丝绸之路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范围大大扩展了。

契丹祖源圣地平泉

平泉市是中华民族红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如今在平泉有契丹人始祖奇首可汗、可敦雕像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塑像,象征着这里是契丹祖源——圣地平泉。平泉能够被称为“圣地”,因为对中华“一体多元”文化作出重要贡献的契丹族发祥于此地。发祥地就是兴起之地,而不一定是起源地。如建立清朝的建州女真的起源地是在黑龙江流域,但其兴起之地是辽宁的赫图阿拉一带。

《辽史》卷三十七、地理志一、志第七有契丹族起源美丽神话的记载:“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每行军及春秋时祭,必用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这就是最早的“契丹八部”的来历,他们的部族供奉青牛白马,以表示祭祀祖先。如今,在平泉的民间仍然流传这则美丽的神话:一位久居天宫的“天女”倍感天宫的枯燥寂寞,她驾着青牛车,从“平地松林”沿潢水顺流而下。恰巧,一位“仙人”乘着一匹雪白的宝马,从“马盂山”随土河一直向东信马由缰。青牛和白马,在潢水与土河的交汇处的木叶山相遇了。天女和仙人,叱走青牛,松开马缰,相对走来。两人相爱了,结合了,繁衍了。平泉的丧葬民俗是男子去世仍糊白马,女子去逝时由糊青牛演变成糊黄牛了,这种民俗是契丹人男糊白马女糊青牛丧葬习俗的传承,也印证了契丹族起源的美丽神话有强大生命力,所以,2011年5月23日,平泉的《契丹始祖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平泉能够成为契丹族发祥地,因为该地地理位置的重要与自然资源的丰富。其地处河北省东北部,为辽宁、内蒙、河北三省交界地,东与辽宁省的凌源市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相连,西邻承德县,南邻宽城县,有“通衢辽蒙、燕赵门楣”之称,今天仍然有北京、唐山、秦皇岛、赤峰、朝阳等大中城市在其周边。平泉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山区县,已发现的矿藏40多种,已探明储量的25种,正在开发的20种,有金、银、锌、沸石、莹石等已开发利用;有森林面积180万亩,森林覆盖率35%,林木储量100万立方米。杏仁、食用菌、山野菜、中药、树籽、灵芝产量都很大,杏仁产量居全国县级之首;有脊椎动物260种;国家级一、二级保护动物33种;有高等植物4门135科454属988种,其中高等植物占河北省物种总数的42%;其中有野大豆、大花杓兰、核桃楸、蒙古黄耆、刺五加国家级野生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25种。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支持着契丹族在这里兴起。

平泉成为契丹族发祥圣地有众多的考古学实物和史籍的记载。

辽朝原名契丹,后改称“辽”。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918年定都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936年南下中原,攻灭五代后晋后改国号为“大辽”。983年改为“契丹”,1066年改为“大辽”。辽朝全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古籍记载: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建中京,平泉县境属辽中京道大定府。县境南为神山县,北属归化县,东北属榆州和众县。考古学发现:平泉境内出土的辽三彩罐、龙凤纹鎏金银器等大量辽代文物、辽大长公主墓、窦景庸墓、会州城等古遗址、古墓群160多处,所以现在平泉的契丹博物馆有馆藏文物1.8万件,辽金文物占70%。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考古学发现是留存于世的大长公主耶律观音女的棺椁。大长公主的父亲是辽景宗耶律贤(公元948—982年),母亲是历史上著名的萧太后(953—1009),丈夫为北府宰相、驸马都尉萧继远(史料又作萧继先、萧宁远)。其墓志铭记载:大长公主重熙十五年(1046年)“冬十一月十七日薨”于龙化州(今内蒙古奈曼旗八仙筒一带),“享年七十有六”,“于明年十二月十五日权窆(暂且埋葬)于马盂山先王(指其夫萧继远)茔垣南之丘堂”。中国契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秀夫说,“墓志铭十分清楚地记载了大长公主埋葬在马盂山下。这充分说明马盂山(俗称光头山,海拔1738米,是七老图山的主峰)就在平泉县境内。这种丧葬习俗反映了契丹人死后要回故乡的习俗。这位大长公主名观音女,也是父母对她的珍爱。因为契丹人称东北的圣山——长白山为“白衣观音”。

“契丹祖源,圣地平泉”还有许多旁证。如欧阳修、苏辙、王曾、苏颂、沈括等历史名人均都出使过辽国,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及珍贵的史料。其中苏颂的58首《使辽诗》中涉及平泉气候、河流、驿馆的就多达七首。

辽朝契丹族对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

契丹族对“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杰出贡献是对丝绸之路的开拓。

由蒙古高原东南端的辽河上游,越过大兴安岭,沿阴山南北向西,经天山南北,转经高昌,进入亚欧草原地带,形成一条草原丝绸之路的干线,在公元10—12世纪,这条草原丝绸之路是契丹族领引其他民族共同开拓的。元编《辽史·食货志》言“征商之法,则自太祖(这里指辽太祖)置羊城于炭山北,起榷务以通诸道市易。太宗得燕,置南京,城北有市,百物山偫,命有司治其征;馀四京及它州县货产懋迁之地,置亦如之。东平郡城中置看楼,分南、北市,禺中交易市北,午漏下交易市南。雄州、高昌、渤海亦立互市,以通南宋、西北诸部、高丽之货,故女直以金、帛、布、蜜、蜡诸药材及铁离、靺鞨、于厥等部以蛤珠、青鼠、貂鼠、胶鱼之皮、牛羊驼马、毳罽等物,来易於辽者,道路襁属。”古籍记载了草原丝绸之路参加的民族和经贸内容,出现了空前的盛况:无垠的草原上一个个货物集散地,百万珍珠般撒满每个角落,一座座规模或大或小的城市抜地而起,来辽贡献或贸易的各国使团,在各个通衢大道一个挨一个络绎不绝地向各个都会进发。各大都会都是货物堆积得如座座高耸入云的山,不同肤色的人们操着不同语言摩肩接踵地流水样地在货物间流动。单辽国就有5京、6府,156州(军、城),309县,总计476个县以上行政单位。如每个县有百处货产懋迁之地,全国即会有数万个集市。何况草原丝绸之路是国际性的,当时西域各国如甘州回鹘、沙州回鹘、敦煌曹氏、阿萨兰回鹘、于阗、师子、高昌、斡朗改和西亚大食、波斯等国无不奋勇争先,与大辽国进行贸易。西域西亚的玻璃器、金银器、香料、毛毯、宝石等物资源源不断进入契丹,而契丹产的铁器、皮毛、丝绸、车辆及转手贸易的茶、药、罗、纨亦加数倍利润卖给西亚中亚人。

在契丹商业贸易200多年的繁荣和辽朝历代皇帝的重视的前提下,采用了减免关税、货币流通、带头消费、加强市场管理、保护买卖双方的权益和安全等一系列政策,其基石是农牧渔业、手工业、制盐业、纺织业的迅速发展。辽朝皇帝积极发展农业,实行给田免税的扶植政策。牧业实行公养设立群牧管理机构,实行大规模养殖,使牛、羊、马等畜产品不但自给有余,而且可以大量出口。手工业可制作所有契丹汉族宫廷及百姓所需金银玉牙工艺品,契丹鞍饰马具名扬天下,契丹绫锦别具一格,契丹服饰风行汉地;契丹盐供应天下;契丹最早发明了活字印刷,造纸早就学会了压光技术,印刷事业冠领中华,等等。辽每年用于赏赐入贡使团的铜钱就有40万贯,经济管理部门遍布城乡,什么“五冶太师”“银院使”“曲院使”“盐院使”“户部使”“转运使”“钱帛司”等等都分门别类管理着大辽经济,推动着大辽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辽史》记载了辽兴宗大兵船之大:“成楼船百三十艘,上置兵,下立马,规制坚壮。(舱内马匹,甲板上兵士)。”契丹人长期在内河和远海航行,有丰富的航海实践经验,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提供了基础。如古籍记载:天显三年,契丹东丹以狐皮裘衣交易于南唐。“当时以羊三万只、马二百匹,狐裘等物交易于南唐(江南),两地相距数千里,途经好几国。东丹国在辽东,靠近朝鲜,与江南也不接壤,其大批羊马运到江南,必须走海路用船运送。当然契丹族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是一个刚刚开始的新研究题目。

西辽契丹族对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

据《辽史》载:“明年二月甲午,以青牛、白马祭天地、祖宗,整旅而西。”说明西辽开创者耶律大石坚持契丹族最隆重最重要的祭礼。1132年2月,耶律大石在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称帝,建元延庆,号菊尔汗,正式建立西辽帝国。

西辽帝国是辽国灭亡后,契丹贵族耶律大石西迁所建立的王朝,作为契丹族的延续政权,统治中亚和西域地区约90余年,其疆域东北起至土拉河,叶尼塞河上游西北越巴尔喀什湖,包括康里等部落据地,西至咸海以北,包括花刺子模、伍斯特尤尔特高原和卡拉库姆沙漠,西南以阿姆河为界,东段以喀喇昆仑山、阿尔金山为界,东南包括西州回鹘(高昌回鹘,都城在别失八里,今吐鲁番东)、哈密,沿罗布泊东沿与西夏为界。耶律大石西迁和建立西辽帝国的过程,也是对传统的丝绸之路重新开拓和恢复的过程,因为耶律大石通过西征,终于重新打通和恢复了从漠北经天山南麓,沿塔里木盆地北沿至于阗(和田)、喀什的漠北丝路以及传统的绿洲丝路,保障了西域乃至中原与中亚丝路腹地的畅通;结束了西域和中亚地区长期政权林立、割据争战、民族宗教矛盾冲突不断的历史,将中原的契丹文明移植到西域、中亚地区,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中亚、西域等地多国割据争战、关卡林立、征收重税、商旅萧条、丝绸之路停滞和衰落的局面,使得陆上丝绸之路重新恢复了繁荣和生机。西辽帝国在中亚和西域的经略,不仅实现了中亚、西域地区契丹族治下的文明与和平,而且进一步开拓和恢复了丝绸之路,对中亚、西域等丝路区域的地缘政治和民族、宗教格局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蒙元帝国时代欧亚丝绸之路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10世纪以后,河中地区是东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的重要通道,近东一些国家同中国之间的商路,也要通过河中地区。这条商路从地中海沿岸各国开始,经过巴格达、哈马丹、乃沙不耳、梅尔甫、阿穆尔到布哈拉,再经过撒马尔罕、拓折、怛罗斯、巴拉沙衮、碑叶城和伊塞湖南岸,前往蒙古和中国。西辽统治时期,直辖领地的城镇数量和城镇规模迅猛发展。海押立、喀喇楚克、卡尔纳克、伊基翰尔朵、阿什纳斯、巴尔钦里格干这样一些城镇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和扩大的,仅伊犁河谷地区,这个时期就达到56个。原有的城市,如怛罗斯、讹打刺等其规模都成倍扩大。交易的种类有金、银、玉石、鍮砂、香料、药物、丝及丝织物等。单丝织物就有绸绢、锦、绮、绫罗、刺绣、纱、絁等,品类繁多。交易双方互通有无促进了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使东西方以及中亚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有密切往来和不可分割的历史的融合,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范围大大扩展和提升。

西辽帝国能够再度恢复丝绸之路的畅达和繁荣,根本原因是执行了减轻中亚地区原来的赋税、奖励丝路贸易的一系列政策,如西辽政府规定:一田为业者,所获十分之一入官。又规定每户只交纳一个狄纳尔(西辽货币单位)作为赋税。西辽没有变耕地为牧场,也没有没收原统治者的财产,而是将中原农耕制度与游牧制度结合起来,分给每户可耕种的土地,条件是须向政府交纳很低的赋税。这种轻徭薄赋政策,使丝绸之路沿线出现了一系列繁华的工商业城市,除西辽直辖的巴拉萨衮外,东、西喀喇汗王朝、花剌子模以及西州回鹘均贸易发达,并出现了统一的国际货币。

耶律大石儒学造诣很深,他在天庆五年中进士,获得殿试第一名,相当于南方宋朝的状元。但他建立的西辽王朝,在文化上采用了多元文化的包容政策。如西辽皇室积极学习西域文化,从回鹘聘请大量教师教授皇子突厥语。西辽不论是在直辖领地,还是附属国,都实行开明的宗教文化政策,实现了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相互交流,促进了中亚文明的发展。因此,各种宗教在西辽帝国并行——伊斯兰教、佛教、儒教、萨满教、基督教、摩尼教、犹太教等宗教多元并存。佛教是耶律大石等西辽贵族所信仰的宗教,但是西辽帝国并没有压制其他宗教的发展,因此,在西辽帝国境内各种宗教都活跃起来,包括伊斯兰教在内都有很大发展。这也是使丝绸之路恢复活力的精神基础。

当时西辽和称霸中亚、西亚的伊斯兰国家以及南欧、东欧的基督教国家均保持着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密切关系。丝绸之路的畅通使双方使节往来不断,通过公主下嫁实行政治联姻等成为现实,加强了国与国之间关系。阿拉伯的商队经常以朝贡名义到契丹地区进行贸易,契丹商队也深入各伊斯兰国家进行贸易。这是我们在西辽和阿拉伯国家经常看到的历史风景。(王海冬)

相关新闻:

承德市打造绿色品牌 俏销京津市场

承德市户外运动协会正式成立

承德市召开2018年度土地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议

严肃态度严格标准严厉纪律严谨作风确保所有问题高标准高质量整改

儒家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河北儒学论坛在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