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地区新闻 承德 正文

贫困山村的美丽蝶变——在平泉市柳溪镇薛杖子社区

时间:2017-12-27 20:05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贫困山村的美丽蝶变

——在平泉市柳溪镇薛杖子社区

走进平泉市柳溪镇薛杖子社区,到处洋溢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浓厚氛围,古树下、广场前、院墙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条幅和标语随处可见。

社区主任张德生说,党的十九大开幕当天,社区组织党员、村民代表集中收看了开幕盛况,大家围着电视,仔细听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有的不住点头,有的拿小本子记录,那认真劲儿,跟小学生上课似的!尤其是当习近平总书记讲到脱贫攻坚战时,大家的掌声就没停过。

柳溪镇薛杖子社区坐落在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南山门脚下,辖6个自然村,有494 户1640 口人。以往,村民们单纯依靠种植玉米和外出打工。2014 年,该社区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达245 户。

“一个贫困户占一半人口的社区,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脱贫出列,大伙听到习近平总书记讲脱贫时哪能不激动呢!”张德生兴奋地说道。

薛杖子社区通过成立土地合作社、旅游合作社和食用菌合作社三大合作组织,走出了一条“股份合作,强基共富”的脱贫新路。

土地合作搞产业,从土里“刨食”到“刨金”。为适应农村种植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的需要,2016年,该社区成立了薛杖子社区土地合作社,入股土地面积9703亩,其中社区集体入股7410 亩,占总入股土地面积的76%,全社区494 户农户全部参社。目前土地合作社已流转土地900亩,发展食用菌、草莓采摘、种植油葵等特色产业,农户租金收入72 万元。其中依托食用菌合作社,发展食用菌450 万袋,每年经营收入450 万元,劳务收入450万元,仅此一项户均增收近2 万元,农民实现了从土里“刨食”到土里“刨金”。

壮大旅游产业,以管理和服务获得分红。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精准脱贫结合,借势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开发旅游景点,建设农家院、民宿中心等服务设施。为了规范和壮大旅游产业,2016 年该社区注册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吸纳14 户从事旅游经营农户参与,主要以经营餐饮、住宿、漂流、采摘等项目为主。按照“资源共有、利益共享、人人参与、户户受益”的原则,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旅游户”的运营方式,实行统一接待、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营销,开展旅游服务,村集体以管理和服务享有收入分红,带领民俗旅游户规范发展,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走上一条共同致富的道路。

经过政策帮扶和自我发展,截至2015 年末,薛杖子社区245 户贫困户中,209 户已经彻底脱贫并走上了致富路。2016 年,率先实现了脱贫出列。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又为薛杖子社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村民张桂娟说。

“我们不仅要富起来,还要美起来。”张德生自信满满地说。作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和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薛杖子社区正在以辽河源契丹文化为“魂”、生态文化旅游为“根”、人居环境改善为“基”、产业发展为“本”,逐步打造具有契丹风情、古色古韵的美丽小镇。(记者管陈子 通讯员孙松、穆陆曼)

相关新闻:

宽城满族自治县松岭镇服务民生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围场成为全国重要储备林基地

滦平县精心打造“畅、安、舒、美、绿”公路

宽城桲椤台镇椴木峪村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隆化创新形式确保十九大精神宣讲全覆盖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