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旅游集团两年实现跨越式发展纪实
强基固本谋发展乘风破浪会有时
——承德避暑山庄旅游集团两年实现跨越式发展纪实
集团领导班子在谋划集团发展规划。
塞罕坝牌森林空气系列产品生产车间一角。
丰富多彩的避暑山庄环山游。
活跃在山庄内的集团志愿者服务队。
引爆承德“冰雪季”的避暑山庄冰雪游。
从“传统融资方式”到“挂牌新三板”,集团资本运营实现突破性跨越。
从2015 年的7000 余万元到1.6 亿元,集团资产规模实现突破性扩张。
从2015 年上缴税金332.79 万元到2016 年上缴税金1031.29 万元,再到2017 年上缴税金1180.38 万元,财政贡献实现实破性增长。
从“一业支撑”到“多业并举”,集团经营业态实现突破性扩展。
强基固本,抓铁有痕。
短短两年,由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承德避暑山庄旅游集团,乘着承德市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际旅游城市的东风,深度挖掘承德地域丰富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以及历史资源,立足“承德市文化旅游龙头企业、旅游产业投融资平台和旅游资源整合主体”三大功能定位,全面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强力实施品牌提升战略、项目带动战略、资本运营战略,创新求实,锐意进取,公司面貌焕然一新,逐渐驶上发展的快车道。
2017 年,避暑山庄旅游集团实现营业收入8600 万元,较上年增长40.66%;利润总额2000 万元, 较去年增长15.61%;企业净资产总额达1.6 亿元,较去年增长18.64%,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较去年增长19.96%。
抓体制改革,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到“‘两会一层’法人治理结构和建立企业党组织”,集团管理模式实现突破性变革
承德避暑山庄旅游集团的前身为承德旅游公司,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企业,没有进行实质性经营。传统的经营观念、固有的思维模式、僵化的运营方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
至2016 年,企业净资产仅仅7078 万元,且绝大部分为固定资产,导致企业规模小,资金流动性差,融资能力弱,创新能力差,资本运营能力弱,对外扩张十分缓慢。
2015 年11 月,市委、市政府决定承德避暑山庄旅游集团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独立运营,并选拔配备了领导班子。
市委书记周仲明,市长常丽虹,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晋宇,副市长苏铁成等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到集团进行视察、调研,并多次进行了批示,要求集团做大做强,引领和带动承德市旅游行业提质升级。独立运营前的集团公司尽管坐依承德市中心最核心的国际旅游资源——世界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但集团公司的经营业绩、业界影响力与世界著名的承德避暑山庄这块金字招牌极其不符,与市委、市政府和承德民众、外来游人的期望极不相称!
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直面公司思想陈旧、市场意识不强;规模小,对外扩张慢;靠天收和资本运营能力弱等诸多“老大难”,集团一班人经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确立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主基调,理顺工作思路,抓基础,将现有项目做大做强,稳基强根;抓发展,实现新上项目和企业扩张双突破,为企业腾飞增添翅膀;抓资本运营,提高投融资能力,加快企业转型。并确定了“旅游主业优先、多个板块融合”的总体发展战略,实施“轻资产、创品牌、快增长”发展方式和“牢记使命、艰苦创业、与时俱进、绿色发展”的经营理念,“鼓励大胆闯,大胆试,真正做到胆子再大一点,办法再多一点,步子再快一点”,广开言路,用先进的思想培养人,用先进的观念武装人。
坚持走出去。去先进单位和地区考察、观摩,“换脑”。先后组织管理团队到浙江大学、燕山大学专题性培训;请进来。请专家、学者和企业经营者帮助“洗脑”。通过一系列真招实举,集团上下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得以巨大转变。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
集团一直在行政事业单位模式管理下运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极不健全。独立运营后,集团公司一班人迅速将理顺企业内部关系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在市文物局、景区管委会的全力支持下,集团基本完成了资产拨离交接,为集团持续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在市国资委全力支持下,依法依规建立了“两会一层”和企业党组织,即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和集团党总支。完善了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公司聘请专业机构编制了内部管理手册,制定了各类机构职责24 项、业务流程17类42 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18 项,为企业规范运营打下良好基础。目前,企业内部关系基本理顺,建立健全了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明确了责任和权利,初步形成了管理顺畅、运行高效的现代企业管理运行机制。
抓资本运营,从“投资靠贷款”到“挂牌新三板”,集团投融资实现突破性跨越
2016 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集团全力推动在新三板的挂牌工作和组建承德市旅游产业发展基金。
集团选择了存续两年以上、业务稳定的全资子公司安惠览胜公司(股改后更名为承德避暑山庄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为挂牌主体,聘请了西南证券等4 家中介机构为主办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评估机构,对挂牌主体从财务、法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在国资委、税务、文物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解决和规范各类问题近百项。
2016 年7 月底,集团全部解决了存在的问题,顺利完成了股改工作。10 月中旬完成股转申报材料并上报至全国股转系统。10 月31 日,全国股转系统向承德避暑山庄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发出受理通知书,正式受理挂牌申请。12 月8日,全国股转系统对申请文件进行了第一次反馈。
2017 年1 月23 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批准承德避暑山庄旅游股份公司挂牌(证券简称:避暑山庄;证券代码:870861)。
今年以来,公司继续在资本运营上发力,千方百计提升企业投融资能力。3 月底,集团完成了旅游股份公司新三板挂牌的后续手续完善工作,按行业最低标准测算,旅游股份公司市值达到10 亿元。
在新三板挂牌的基础上,集团将进一步完善机制,创造条件,通过IPO、借壳或买壳等方式,力争利用两到三年时间实现公司在主板、中小板或创业板上市。目前,集团利用旅游股份公司的上市平台,积极筹划下一步资产运作,现已完成初步方案的制定,在政府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已与券商等中介机构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为了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优势资源和要素投入旅游开发建设和股权投资,2016 年以来,集团根据《承德市旅游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的要求,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组建承德市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工作正在有序展开。初步计划募集设立母基金为50 亿元规模的承德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基金,采取伞形架构,根据实际需要,分期分批募集,重点支持承德市旅游产业与设施的开发建设。目前,承德旅游发展基金项目正在进行基金管理公司注册程序。
为确保2018 年基金公司正式运作,集团大力抓基金公司运作,加快建设企业投融资平台,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集团将全力推进承德市文旅金融产业集聚区暨投资发展中心项目建设,
吸引更多的基金公司、金融机构、文旅企业落户承德,形成总部经济。
抓项目建设,树立“大承德旅游”理念,跳出“山庄外庙”局限,从单靠“一支撑”到“多业并举”,集团经营业态实现突破性扩张
一靠“扩内涵”,二靠“展外延”。
集团认为,企业发展壮大必须内部挖潜和外部扩张双管齐下。
“扩内涵”即内部挖潜。集团在畅览公司尝试了增加新的旅游产品——租船业务,开发了冬季冰雪项目,在旅游股份公司谋划了大循环项目,在皇迦公司策划了芳园居买卖街恢复项目,这些项目的相继落地,将成为公司效益新的增长点。
“展外延”即跳出山庄外庙,向外发展扩张。集团在抓好现有企业运营的基础上,立足公司实际,抓住承德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际旅游城市的历史机遇,深度挖掘承德地域丰富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以及历史资源,积极向外扩张,不断扩大经营范围和领域。
集团紧紧围绕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谋划了低空飞行+儿童职业体验+航空航天主题乐园、旅游+森林空气生产、承德游客集散中心、景区间绿色交通、清城文化主题公园、飞跃承德、冀北山地休闲度假区、禅修小镇、数字避暑山庄项目等十余个项目。
为确保项目落地,集团将2017 年作为“项目建设年”,举全集团之力在人、财、物上向项目和扩张上倾斜,强力推动项目的谋划和落地。每个项目组建一套班子,明确责任,明确任务,限时完成。
——以环山游、环湖游、大小游船项目为依托,立足避暑山庄山区、湖区资源,充分挖掘潜力,提升品质,优化服务,通过山区大循环、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延长产业链、扩大非主营业务、VIP服务等手段最大限度的提高收入,实现企业做大做强。
——以皇迦公司为依托,打造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研发、销售中心(基地),初步形成以承德资源、产业为特色的自主品牌为主的旅游产品、纪念品生产、销售网络。
——以公司现有资源为依托,积极开发新产品、新项目,在电子商务、景区开发建设、建筑工程、旅行社业务上实现新的突破,使全部资产得到充分利用,发挥最大经济效益。
狠抓项目落地,打造新增长点——筛选前期谋划、准备充分并已经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作为抓项目落地的突破口,组织专门班子和力量全力推进。
推进企业扩张,增强公司实力——今后集团还将在对市域旅游资源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并购、收购部分景区资源;对现有国有的部分旅游资源,争取提请政府批准采用划转的方式并入部分旅游资产;对现有成熟项目采取参股、合股的方式参与项目建设,取得部分股权。通过上述方式迅速实现企业扩张,壮大公司实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托塞罕坝良好的生态资源投资兴建了“避暑山庄旅游集团森林空气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对塞罕坝森林空气进行商品性科技开发,并于2017 年6 月27 日试产成功,7 月份正式投入生产。10 月份塞罕坝森林空气系列产品开始在避暑山庄芳园居内进行展销。在此基础上,又谋划了御道口“旅游+森林空气”项目,目前正在走征地程序和详细规划,预计2018 年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
避暑山庄旅游集团还就中国蓝天集团的儿童职业体验和航空航天主题乐园项目、承德花溪城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水乐园项目、唐山凤凰花卉科技示范园股份有限公司的耐寒花卉和花卉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等双方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
承德田园综合体项目、丰宁坝上国际马联星级赛和骑马小镇项目已与合作方达成共识。预计在未来一两年内这些项目将相继落地,从而带动承德地区旅游行业整体提质升级。
今年以来,集团内部项目挖潜取得显著成效。畅览公司环湖车船及VIP 租船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95 万元,较去年增长58.90%;旅游股份公司的大循环项目实现营业收入3493 万元,较去年增长28.89%;在皇迦公司实施的旅游商品研发销售整体提升方案实现营业收入385 万元,较去年增长23.4%。此外,热河旅行社、古建工程公司、森林空气科技开发公司等所属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也创历史新高。
抓企业管理,从“上门等客”到“服务至上”,集团游客接待量、营业收入、利税实现突破性增长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向管理要效益。
集团秉承这一理念,以市场为主导,变“上门等客”为“服务至上”,从制度、机制、机构等诸多方面实施现代企业制度。
——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牢牢把握党的十九大关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及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建立健全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廉洁、反腐败的相关规定,坚持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失职问责,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惩治不廉洁机制,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锻造企业软实力。集团党总支将“两学一做”活动作为提升集团战斗力的重要举措,倡导“创新、开拓、发展、卓越”的企业精神,建起了一支能干事、能干成事、能干大事的队伍。用企业精神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引领全体员工的行动,把企业精神变成全体员工的共识和追求。
——推行目标责任制,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建立健全集团对子公司的目标管理综合考核体系,营建多劳多得、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根据目标任务,层层细化分解,把责任和压力分解到每个干部、每个员工。做到人人头上有目标,个个肩上有责任。
——加大营销力度,全力拓展客源市场。公司将宣传营销作为扩大旅游影响,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实施集团一体化营销策略,谋求全方位整体性突破;加强与旅行社合作,做好组团营销;拓展中长线旅游客源市场,开展重点推介和营销;与导游合作,开展景区二次营销;利用旅游电商平台的交易功能,提升互联网思维下旅游产品包装和销售能力;进一步开发旅游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功能,拓展集团产业链。
——打造优质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吸引力。对旅游景区产品进行科学合理定位,打造新产品,从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入手,大力丰富旅游要素,不断提升产品内涵,设法让游客慢下来、停下来、住下来;坚持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整合景区内旅游资源,做好端午龙舟赛等节庆活动;以避暑山庄山区大循环、湖区租船、环山环湖车VIP服务等为重点,最大限度提高运载能力,实施环山游大循环、湖区游船VIP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大幅增长。
——落实安全保障制度,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坚持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制度,进一步完善旅游突发事件的应急防控预案,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确保对突发性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和有效救援。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死看死守,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员工综合素质。研究细化集团固定用工、合同工、派遣工及季节性临时用工管理办法,营建科学合法的用人管理体系。注重从基层一线发现、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大胆地从外部招聘引进人才。在提高员工素质上,业务性较强的岗位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定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标准并严格执行。完善包括服务人员的服务技巧、服务内容及服务态度的规范标准,进而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目前,集团下辖全资子公司5 家,控股子公司4 家,共有企业员工500 余人,已经形成了包括景区内旅游服务、旅游商品的研发与销售、电子商务、旅行社、建筑工程、景区开发建设与运营、生态科技产品开发及旅游产业投融资等八大业务板块的综合性企业集团。2017 年,实现营业收入8600 万元,较去年增长了40.66%;实现利润2000 余万元,较去年增长了15.61%。企业净资产总额达1.6 亿元,较去年增长了18.64%,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较去年增长19.96%;企业上缴税金2015 年上缴332.79 万元,2016 年上缴1031.29 万元,2017 年上缴1180.38 万元,三年平均增长率为112.23%。各项指标均大幅超过年度计划,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突破性发展。乘风破浪,踏石留印。
短短两年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承德避暑山庄旅游集团,作为承德旅游产业从传统的实体经济阶段进入资本运营时代的开拓者、践行者,担起时代富裕的历史重任,正在引领承德旅游行业进入承德人梦寐以求的“大旅游时代”。如今,承德避暑山庄旅游集团正以承德国有大型文化旅游产业集团龙头应有的发展态势,向着河北旅游骨干企业、国家著名旅游品牌企业的目标努力挺进。(周少华、邓学军、周毅)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