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创新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深化改革创新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九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开创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建设新局面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就承德来讲,从根本上破除制约发展的障碍,关键在改革,核心是创新。只有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制约的“手术刀”、解决难题的“金钥匙”,才能不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奋力开创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建设新局面。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三年来,承德市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迅速行动,实打实、硬碰硬地推进全面改革,一些多年未有进展的关键领域改革破题开局,一些长久以来困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开始松动,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得到上级肯定,承德市改革工作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尽管承德市各领域改革都取得了实质性突破,部分工作受到国家、省的肯定和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不容忽视的问题。党的十九大制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吹响了面向未来的冲锋号,我们要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只有坚定不移深化各方面改革,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推进改革要有决心、勇担当,敢于趟深水、啃硬骨头,打好新时代改革攻坚战。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被社会各界视作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
既要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又要明确规则、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以来,承德市加大精简力度,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下放行政权力、放宽市场准入、支持“双创”行动。全面落实减税费政策,扎实推进涉企收费清理,积极扶持企业加快发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打造“政企直通车”,下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深化“三去一降一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创新驱动是转型升级的“制胜一招”。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等十大科技创新工程,认真落实“1+9+N”科技创新政策,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力争创“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借力京津要素,搭建创新平台,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培养更多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力弘扬劳动者精神、工匠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承德。要始终把人才作为创新驱动的核心资源,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承德改革发展中来,尤其是要向京津冀高层次人才伸出橄榄枝,引进一批高精尖缺的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承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行稳致远,改革图治。投融资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和政府体制创新的核心内容,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要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探索地方金融合作创新。总结推广国控集团改革经验,做强市县两级国有控股投融资平台,科学盘活整合各类事业单位闲置的国有资产,统筹使用办大事。继续完善农业产业发展引导、农业产业化增信、文化发展投资等基金运行机制,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就是要巩固少取成果、加大多予力度、做好放活文章,适应农村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进一步为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要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快确权登记颁证和土地流转,增加农民收入。推广双滦区肖店村经验,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加快林权、水权改革。大力推进农村供销社综合改革,加快国有林场改革和牧场改革。
改革创新是动力,改革创新出活力。实践告诉我们,哪里有改革创新,哪里就有繁荣发展的局面。只有充分做好深化改革创新这篇大文章,承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才能竞相迸发、充分释放。让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持之以恒深化改革创新过程中,意气风发地向着新时代奋斗目标阔步前进。(本报评论员)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