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场精准扶贫圆贫困户“小康梦”
本报讯(郭鹏、宁利勇)“金莲花在咱们乡栽植没问题,只要肯下辛苦,一年栽上,永久受益。靠种这玩意,每年都能挣几万。”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郭家湾乡梨树甸村村民郎显军说,2015 年,他从山上挖金莲花种苗,移至自家栽植,当年产了10 公斤金莲花籽,卖了3 万元。今年他又裸地栽植4 亩,亩产干花在25公斤以上。
郭家湾乡在扶贫攻坚行动中,实行“1 名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探索1 个致富新亮点,形成1 个致富产业链,辐射带动20 户以上贫困户脱贫致富”的“1+1+1+N”扶贫模式,以金莲花种植为突破口,确保全乡4 个国家重点贫困村,902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319 人早日脱贫致富。
围场按照“六个一批”的脱贫路径,实行脱贫攻坚县委书记、县长“双组长”负责制,并由主管副县长直接担任扶贫办主任,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员675 人,实现“一对一帮扶全覆盖”。
“我家有6 亩地,原来受苦受累一年下来,收入4000 元左右。现在我把地转给了合作社,啥都不用干,就能收入3120 元。”围场半截塔镇西顺井村村民张志臣说。
西顺井村党支部书记郑印牵头成立了瑰丽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依托合作社,以土地经营权流转“获租金”,将扶贫资金入股企业“变股金”,就地打工“挣薪金”,盘活土地等资源入股合作社“分现金”,实现“一地生四金”。
“我流转土地9 亩,纯收入4680 元。”农户王志恩介绍说,我们村流转了全部土地,建集中连片玫瑰种植基地2700 亩,村里采取“反租倒包”的形式把土地流转给天津六方勤和玫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租期30 年,农民每亩每年收取地租500 元,以后每亩每年增加10 元,今年为第三年,土地租金为520 元。
公司采取入股分红模式,将77 户贫困户扶贫资金41 万元入股公司,年分红5 万元,5 年后入股村民可收回本金。
公司栽种玫瑰花后,再全部倒包给有劳动能力的农户管理,农户摘花交到公司每公斤2 元,农民每亩可获收益1500 元以上。(下转第三版)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