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2641名困境未成年人撑起“保护伞”
4个人,1辆车,历时1年,行程3万多公里,作为民政部第二批全国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地区之,承德正在践行“一个都不能少”的誓言。5月26日,记者从承德市救助管理站儿保中心了解到,截至目前,承德市2641名困境未成年人的入户调查摸底工作已经全部完成,502名符合条件的困境未成年人开展了风险评估,56个二、三级风险的困境未成年人已经开展个案危机干预,个案帮扶等后续工作也在同时推进中。
目前,“12355”承德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热线已经开通,或者拨打0314—4044986 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热线均有专人负责信息受理、评估转介、监护指导等工作。自2014年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在承德开展试点以来,市救助管理站多措并举聚全站之力为困境未成年人撑起“保护伞”。
阳光照进整洁干净的廉租房里,8 岁的明明坐在桌前正在写作业,他脸上的神情是那样的专注而踏实。童年时期,他曾跟随单亲妈妈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此次被列为承德市儿保中心关注的困境未成年人之一,他和妈妈搬进了新房,还有公益组织定期来慰问走访,儿保中心的调查员入户走访了3 次,小明的状态越来越好。
2013 年5 月,民政部决定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2014年8 月承德市被民政部列为第二批全国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地区。根据《承德未保实施方案》精神,按照“选点实践、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确定双桥区、双滦区、高新区、隆化县为重点示范县区全面铺开;其他各县(区)确定1 个乡镇(街道)进行试点示范。
从2015 年9 月开始,承德市儿童保护中心的4 名工作人员开始进行入户调查摸底工作,主要针对“监护人缺乏必要经济能力的未成年人,监护人客观上缺乏必要时间、精力的未成年人以及监护人虽有经济能力与时间精力,但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和监护技能的未成年人”三类群体展开入户调查,通过近1 年行程3 万多公里的实地走访甄别,确保每一个上报困境儿童档案资料真实、完整、规范。
据了解,截至目前,承德市45 个乡镇10 个街道办事处、422 个村59个社区,共计2641 个孩子的电子档案已经完成,全市481 个试点村(居)都有一名由村(居)委会委员组成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专干,负责本村(社区)困境未成年人信息收集、发现报告、帮扶干预等工作,初步构建了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的信息网络和工作网络。(记者刘春雨 通讯员王润亮)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