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场关停取缔落后产能污染企业走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如今,站在木兰围场锥子山巅,瞩目远眺,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林立的高楼大厦、清澈的伊逊河水、狭长的绿化林带、现代的科技工厂……转型升级、绿色崛起,让一个发展绿色经济的魅力新城、一个充满负氧离子的塞外林城、一个产业蓄势待发的潜力之城孕育而生。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森林覆盖率57.6%,全县生态景区3000多平方公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绿色崛起最宝贵的资源、最独特的优势、最持久的生产力、最靓丽的名片。面对新形势,该县充分利用良好的资源优势,培育优势产业,力争在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中实现“绿色崛起”。
“绿色”布局,保护生态资源。围场始终守住生态红线、绿色底线,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按照绿色发展布局,淘汰落后产能、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按照先关停取缔、后转型升级的思路,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2014年关闭34家无证照或证照不齐的粘土实心砖企业,停止7家证照齐全的粘土实心砖企业生产。
这41家砖厂关闭后,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68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5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490吨,减少破坏植被150亩。
加快资源整合步伐,关闭东环路可视范围内10家采矿权,全县用砂企业在峰达硅砂和双龙保温材料厂原采区实施集中开采、统一供矿。
对浪费资源、破坏植被、污染严重的13家企业进行停产整顿。鼓励有条件的硅砂企业迁入腰站中小企业园。目前金田铸造、津通铸造2家企业已经入园。
加大对淘汰转型企业的服务力度,力促早日转型升级。万盛建材转型为生物有机肥。同德亿水泥转型为矿粉加工企业。宏达水泥和金字建材总投资6000万元,重新组建百万吨水泥粉磨站,年可生产水泥磨粉100万吨。
“绿色”规划,发展循环经济。围场致力于传统产业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提升硅砂、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的竞争力,着力抓好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新型建材,以转型升级、工业结构的优化,规划绿色发展之路,发展循环经济。
“用隧道窑烧砖产生的热量给水加热,通过管网将热水输送到游泳馆、淋浴室等区域,使用过的废水再作为烧砖用水,这样就形成一个循环。”围场腰站镇联玉工业生态园负责人张怀玉介绍说。
粘土砖取缔后,原围场联玉墙体材料厂总投资6000万元,经过转型升级,新建烘烧一体隧道窑180米,利用工业矿山尾矿、煤矸石、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页岩生产新型墙体材料,隧道窑烧制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及改造后节省的土地资源,辅以休闲餐饮、农业养殖、旅游健身等生产经营项目,从而形成实用、环保、功能综合化的新型工业园区。
“我公司主要以处理玄武岩尾矿,生产制造无机纤维新型墙体材料为主,日可生产无机纤维新型板材20吨”。兴源保温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广春介绍,目前,公司拥有岩棉保温板、隔墙板、彩钢复合板生产线各2条,建生产车间3栋,年处理玄武岩尾矿8万吨,每年可生产10万吨岩棉保温板及500万平方米复合岩棉保温板和隔墙板。
目前,围场已建成兴源保温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宏鸣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承德振龙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以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循环产业,年可利用尾矿等固体废弃物20万吨,实现产值3亿元。
宁利勇 曲云飞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