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全文)(9)
加大对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特岗计划、国培计划向贫困地区基层倾斜,全面落实国家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每人每年3000元生活补助政策,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教师招聘引进办法,建立省级统筹乡村教师补充机制。
(五)实施社保政策兜底脱贫行动。坚持脱贫攻坚不留死角,对146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通过社会保障实现脱贫。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成员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加快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实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加大农村低保省级统筹力度,尽快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农村低保标准自2016年1月起提高到扶贫标准,实现“两线合一”,并根据物价上涨水平每年进行调整。新增支出除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外,不足部分由省市县财政分级负担,以省为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适时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引导农村贫困人口参保续保,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水平,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机构建设管理的途径和方式。落实临时救助制度。健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
(六)实施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行动。着眼消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积极推进健康扶贫,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对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大病保险等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起付线在现有基础上降低50%,适当提高报销比例和最高保障限额,自2016年起,最高保障限额提高到30万元,以后逐年增加,所需资金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增量资金和以前年度结余中列支。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对因患慢性病需长期服药或患重特大疾病需长期门诊治疗,导致自付费用较高的医疗救助对象,给予门诊救助;救助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中,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支付后的个人负担费用,在年度救助限额内按不低于70%的比例给予救助。对贫困人口大病实行分类救治和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机制。门诊统筹率先覆盖所有贫困地区,降低贫困人口大病费用实际支出。
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为贫困地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类本专科学生,支持贫困地区实施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组织全省三级医院(含军队和武警部队医院)与贫困县县级医院开展“一对一”帮扶。
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按照统一制度、整合政策、均衡水平、完善机制、提升服务的总体思路,统一覆盖范围、统一筹资政策、统一保障待遇、统一医保目录、统一定点管理、统一基金管理,积极构建保障更加公平、管理服务更加规范、医疗资源利用更加有效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动实现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社会慈善等衔接配合,努力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七)实施基础设施脱贫行动。坚持把基础设施作为扶贫开发的先决条件,大力推进水、电、路、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破除贫困地区发展瓶颈制约。加强贫困地区道路交通建设,加快太行山高速及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建成燕山东西、太行山区南北、黑龙港流域1500公里高速公路通道,1500公里国省干线通道,1500公里县域公路通道,建设改造贫困地区农村公路1.5万公里,推动一定人口规模的自然村通公路。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公路建设补助标准,通村公路补助标准提高50%。加快完善贫困地区城乡客运网络,提高乡(镇)公交化运营率。加强贫困地区水利建设,谋划建设乌拉哈达水库枢纽工程和石湖等一批中小型水库,推进贫困地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五小水利”工程等向贫困村倾斜。支持贫困地区抗旱应急水源、山洪灾害防治,开展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扶持贫困地区农村水电开发。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确保贫困县农村群众全部吃上干净水。加强贫困地区农村电网建设,2018年前全部完成贫困村升级改造,制定贫困村通动力电规划,提升贫困地区电力普遍服务水平。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 廊坊市 “大众冰雪进校园”正式开幕
- 2石家庄市新华区举行“学习十九大精神书画展”
- 3赵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惠民演出举行
- 4乡村振兴开启美丽井陉建设新篇章
- 5攻坚克难促发展 扬帆启航新跨越——无极县教育
- 6高邑县打造红色文化基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 7新乐市创新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 8邢国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 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