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社会民生 正文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年间·生态篇】生态共建保护碧水蓝天

时间:2016-02-24 18:09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张北县“草原天路”。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陈腾飞摄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段丽茜

早春,万物萌动。京津冀三地防治大气污染同时传出好消息,刚刚过去的2015年——

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15.8%;

天津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7.1%;

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8.7%。

这是一组彰显协同治污的数据。两年来,京津冀加强联防联控,不断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合作机制,共同保护碧水蓝天,生态共建的底色日益亮丽。

一系列专项规划密集推出,京津冀协同治污力度空前

风景优美的塞外小城崇礼,因承担2022年冬奥会部分项目引发更多关注。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冬奥会,推动京津冀环境协同治理进入“快车道”。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已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以建设国际领先的“低碳奥运专区”为目标,张家口市力争2022年前崇礼区用能基本使用可再生能源,并逐步在示范区内推广。

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整体定位中包括“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生态环保被列为率先突破的三大重点领域之一。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是现实的迫切需求。京津冀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严重超采,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人与自然关系最为紧张、资源环境超载矛盾最为严重、生态联防联治要求最为迫切的区域。

推动三省市协同治污,《规划纲要》明确:到2017年,三地在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到2020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到203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宏伟蓝图绘就,还要有地基。两年来,三地完善合作机制,一系列专项规划密集推出——

成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建立京津冀水污染突发事件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京津冀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签署《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布,划定京津冀地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消耗上限。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施,明确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

从协同防治大气污染,到保护区域水环境,再到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在协同发展“一张图”总体布局下,三地联防联控力度空前,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为永续发展奠定坚实根基。

相关新闻:

【绿色发展看河北】保定大力实施“绿满太行”攻坚行动

(砥砺奋进的五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为抓

石家庄地铁建设摄影作品亮相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3天后!雄安新区将惊艳世界

今起铁路调图 “复兴号”问鼎全球最快 涉及到河北这几个站点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