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 新杂技——来自第九届国际马戏论坛的思考(11)
时间:2015-10-09 22:04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郭云鹏
三是创新技术合作,拓展更多创作空间。技术技巧是杂技艺术的本体语言、核心元素,是杂技艺术的灵魂和本位。技术技巧种类的多寡,决定着杂技创新的发展空间。所以,无论在立意、结构、包装上有如何的突破,技术技巧仍然是衡量杂技艺术发展的重要依据。所以,我们的创新,要紧紧扣住杂技艺术的特点和具体节目的特性,紧紧抓住技术核心。杂技艺术要保持长久创新状态,除了立足现有技术种类积极探索发展,还必须不断拓展技术技巧新领域,进一步强化杂技艺术的要求以及杂技审美观念,通过人体的动态形式表达“主题变奏”,挑战人体空间的分布与位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于平认为,跨入新世纪的中国杂技艺术,有两个最为显著的亮点:一是对人体技能的全面超常开发向极限逼进,以不断超越的“超能力”令观众叹为观止;二是对超常开发的人体技能进行全面美化,以不断美化的“超能力”使杂技艺术锦上添花。在杂技界,前者往往被视为“本体”的拓展,后者往往被视为“舞蹈”的美化──因为这个“美化”涉及造型性、韵律性甚至表情性、意趣性,以致人们更直白地称其为“杂技舞蹈化”,意指杂技艺术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对人体技能的超常开发,而是这些超常开发的人体技能要诱发人的美感、拨动人的情感、深化人的观感。可以说,“杂技舞蹈化”正构建着杂技艺术的“新常态”。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美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