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皮”,也要看到通告背后的务实作风
●特约评论员 陆玄同(广东)
文风反映作风,这已然成为多数人的共识。但文风到底怎么改,文章到底怎样写才能接地气、入人心?没有统一标准,关键要实在。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的两篇文章都很实在。此前推出的文章《文件造假怎样才不会被发现》一文,让网友大呼过瘾。而在端午节前夕发的这篇题为“端午节怎么玩,才能在纪委网站露脸”的文章更是“皮上加皮”,文章说要帮助那些节日期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党员干部及其事迹“扬名”。

这种“反弹琵琶”的文风,很“皮”,却也反映出一种务实的作风。很简单,如果没有详实的调查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就会“皮”得很空洞,甚至流于油滑。
反观这两期通报,通过“教”来提醒党员干部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这种“让”他干什么的“教程”,反倒比不让他干什么更有力量,也更有警示效果。
不但如此,其语言也是简明扼要,点到为止。比如可以“接受商贾宴请、公款吃喝”,结果上海某行政执法总队稽查干部“光荣”上榜曝光专区;再如将“谢师宴、升学宴可以火速开展起来”,结果就是江苏省射阳县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科科长李松杨操办女儿的升学宴办成了“处分宴”。
写文章就应当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讲完即止,用尽可能少的篇幅,把问题说清、说深、说透。

这两篇文章当然可以复制,但前提是通报所包含的内容必须是实实在在发生的,必须是经过详细而严谨的调查得来的,如此才能在文风上创新。
如果内容都不实,还硬要去“皮”,就可能制造“车祸现场”。
对于文风的诟病,由来已久。此前网络上的“跪求体”“哭晕体”“吓尿体”,以及官方材料中的假大空,臭且长,既不实在又让人反感至极。言之无文,则行而不远。有人用“绿豆大的核,西瓜大的壳”、“高射炮打空靶”、“鹦鹉学舌背美文”来形容,实在贴切。
如何把官方语言表达成为外边皮而内核严肃的“通行本”话语,需要更为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接地气的姿态。
有鉴于此,那些面向公众的公文,有必要从假大空的状态中走出来,从高高在上中走出来,从僵硬刻板的行文中走出来。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哈民黄米营养结构分析
- 2杨晓东打造京津冀网商城,提供内容电商全产业链
- 3向偷拍者念出报案女生名字地址,啥意思?
- 4让劳动课成为中小学生家庭作业,没毛病!
- 5准确把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
- 6从多重维度探寻初心的丰富内涵
- 7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用初心和使命引领复兴征程
- 8建设生态文明须多积尺寸之功(思想纵横)
- 1从酒文化节看老白干酒的文化竞争力
- 2张家口北水泉镇希望小学捐建启动仪式
- 3正定县再添食品快检车,保卫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 4他们:为中、高考考生守护饮食安全
- 5灵寿农商银行:立信达远·合作共赢
- 6河北首届“西甜瓜选美大赛”在新乐举行
- 7灵寿农商银行开展“中高层管理能力提升”特训
- 8正定县小麦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长势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