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鹰手营子:破制约打造宜居城(3)
开展生态修复,“煤老板”变身庄园主
在当了十几年的“煤老板”之后,宋玉才重新“务农”了。
8月8日,走进他占地1000余亩的盈收生态种植园时,成片的果树长势茂盛。若非经他提醒,笔者绝不会想到,脚下曾经是个深达200米的露天煤矿采坑。
宋玉才是1995年成为“煤老板”的,而且一干就是16年,他的小煤矿旧址就坐落在今天的生态园范围内。后来他从事煤炭贸易,才发现本地煤煤质非常差,但这并未妨碍这座露天煤矿周围冒出20多家小煤矿。
“过去挖得大窟窿小眼儿,像是满身伤疤;现在绿油油一片,站在高处看,挺有成就感的!”宋玉才的话语中充满自豪。他忙着改良土壤、引进新品种,在生态园已投入了3000万元。
宋玉才把建设生态园作为政策扶持下新的投资商机,而在李伟看来,恢复生态对于营子区的转型发展举足轻重——若不改变昔日满眼灰尘的景象,营子区仍旧没有明天。
营子区强力清理了112家小煤场,同时积极推进矿山环境治理工程。
就在盈收生态种植园的上方,六七十度的陡坡上,一条人工栽植的绿化带格外显眼——每个由水泥砌成的方格内,栽有4棵国槐,而整条绿化带长数百米、宽达几十米。
徐树祥,原为营子区人大工作人员,退休后被该区国土局返聘参与矿山环境治理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8月8日,他被国土局派来给笔者介绍工程情况。他指着绿化带旁边的一块牌子告诉笔者,营子区的矿山治理工程治理面积达6.32公顷。而据资料显示,这项工程花费高达10亿元,合算亩均1000万元。
为了让生态建设更持久,营子区把这项工作和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李伟介绍,因为全区耕地只有一万多亩,所以把农业的重点确定为平缓地带发展设施农业,山地发展林果业。
该区营子镇跳沟村山沟中,当地下岗工人刘晓明建起的采摘园已经开门迎客,园内有5个品种的葡萄,每公斤能卖到60元。
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营子区共流转土地1201亩,主要用于发展菌菜业和林果业。而林果业的发展也让当地涌现了怡达食品公司这样的行业领军企业。这家生产果脯、蜜饯的企业,解决了当地800多人就业问题,并把产业化带来的好处惠及全区以及周边县的果农。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绿人集团小核酸美白祛斑新品震撼行业!
- 2CIMAE 2018扬帆起航,招商工作全面启动
- 3楼市最前线:年终发力 精装公寓哪家强?
- 4逃离“蜗居”生活 庄里改善住宅项目推荐
- 5年末返乡置业 这些盘更适合演绎“双城记”的你
- 6大牌驾到!石家庄目前都有哪些品牌房企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