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创新管理破困局 百年企业扭亏增盈(3)
“九个方面包括了人、财、物等关键点,直指体制机制问题。”业内人士评价,“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工作向更深层次的推进,无疑将打破一个个固有格局,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本身就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一步,尤其对于开滦这个百年老企来说,更有革命性的意义。”
“六统一”让设备实现效益最大化
7月30日下午,开滦设备管理中心会议室座无虚席,月度设备维修例会在这里召开。
来自多个科室的负责人逐一登台,介绍故障设备的情况,多位专家进行现场“把脉”。
“各单位把待修设备报上来,经过设备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总汇、现场拍照确认进行初步筛选,再上会进行集体讨论是否修,如何修。”开滦设备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志国说,设备修理的第一大原则就是节约维修费用。
上会讨论的35个待修设备,粗略计算维修费用约600万元,而最终,决定利用内部调剂、简化维修等手段对有些设备加以解决,压缩费用100多万元。
这两年,设备管理中心的工作量增加了很多,而这源于开滦于去年开始实施的“六统一”设备管理方法。
所谓“六统一”,就是在设备管理方面,统一计划选型、统一集中采购、统一调配使用、统一备件管理、统一报废管理、统一统计报表。全集团的设备都由设备管理中心协调谋划、统一调配。
“以前,三级单位自主采购、自主修理,各个单位的设备很少能互通有无,集团公司层面虽然出台了设备管理办法,设备管理中心对三级单位并没有实际的约束力。”相关负责人坦言,设备的无序管理必然造成浪费。
重复购买、闲置设备得不到有效利用、配件购买无法享受批量购买的优惠……对于煤炭企业动辄几百万、上千万元的大型设备来说,浪费金额不可预估。
针对这样的状况,开滦的“六统一”设备管理法已经开始发挥效用。
就在一个月前,一套采煤机和一台刮板运输机在范各庄矿崭新亮相,它们并不是新采购设备。原来,今年初,范各庄矿向设备管理中心上报计划,需要补充一套采煤机和一台刮板运输机,设备管理中心发现,钱家营矿正好有这样的设备闲置,于是,就协调将其调到了范各庄矿,这一举动不仅节省了1000多万元的采购费,还压缩了设备采购的时间,提高了效率。
在开滦相关负责人眼里,将集团的设备集中统一管理,可以挖掘设备资源潜力,充分发挥集团规模优势,实现设备资源共享、提供设备效益的最大化。
因此,开滦在集团层面的多个会议一再强调,要坚决落实和完善这一制度。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绿人集团小核酸美白祛斑新品震撼行业!
- 2CIMAE 2018扬帆起航,招商工作全面启动
- 3楼市最前线:年终发力 精装公寓哪家强?
- 4逃离“蜗居”生活 庄里改善住宅项目推荐
- 5年末返乡置业 这些盘更适合演绎“双城记”的你
- 6大牌驾到!石家庄目前都有哪些品牌房企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