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地区新闻 石家庄 正文

石家庄:依法治国开先河(2)

时间:2014-12-11 13:30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新中国三部大法诞生

  今年12月4日是第一个国家“宪法日”。1949年9月,首届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和作用。然而在《宪法》史上,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共同纲领》最初是在西柏坡起草的,成为新中国的“人民大宪章”。

  1948年27日,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中央统战部起草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案》初稿,这就是《共同纲领》的第一稿。9月21日,周恩来向出席首届政协会议代表报告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草经过。在举世欢庆的时刻,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与新中国一同诞生了!

  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庄严地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个宪法就是在《共同纲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代表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

  在西柏坡全国土地会议上通过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的颁布实行,彻底摧毁了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极大推动了新老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广大群众参军支前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根本上保障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记者收藏到当年解放区颁印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所有证》,成为那段重要历史的珍贵见证。

  《中国土地法大纲》共16条,其中规定:“废除封建半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

  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在原《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基础上,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共6章40条。明确指出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旧社会以包办婚姻为特征的封建婚姻制度,是新中国妇女解放的严重障碍。因此,制定婚姻法成为了新中国“最紧急”的需要。1948年9月在西柏坡召开“解放区妇女工作会议”,刘少奇亲自向邓颖超和中央妇委会交代了起草《婚姻法》的任务,指示解放妇女、实行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是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在邓颖超的主持下,中央妇委的起草小组用半年时间,拿出了《婚姻法》草案。1949年3月,中央妇委随中共中央进驻北京,又几经修改完善。建国后,草案呈交党中央,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生效,是建国后制订的第一部大法,为新中国妇女婚姻自由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证。

  在记者收藏的一张1953年的结婚证上,印有这样的文字:“愿本自由平等,互爱互敬之精神,并遵照婚姻法之规定,结为终身伴侣,为新社会的建设和家庭之幸福而共同奋斗。”夫妻成婚,领取结婚证,都要专门指明"遵照婚姻法之规定",可见在建国之初该法的权威性。

  为纪念第一个国家“宪法日”,进一步挖掘省会红色法制建设史,“依法治国从这里走来”文献收藏展在石家庄民间工艺博物馆举行。共展出记者多年搜集的百余件藏品,包括60多年前的原版报刊、法令文件、档案证章、影像版画,不乏革命文物级的珍藏,见证了新中国法制事业和廉政建设从石家庄走来的辉煌历史。

前一页 [1] [2]

相关新闻:

石家庄市质监局成全国质检依法行政“样本”

石家庄市“文化进万家”下周启动

开国三大法典诞生于石家庄 60多年前为法律事业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