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指挥学院破解现代战争制胜的“数学密码”
破解现代战争制胜的“数学密码”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军事运筹研究中心推动科技强军纪实
千里之外激战正酣,导演大厅鼠标轻点……日前,我军在内蒙古自治区组织的一场演习中,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军事运筹研究中心研发的3款软件系统得到参演部队的称赞——“作战指挥数据化,必将成为未来战争制胜的关键。”
这是一支紧贴军事斗争准备需求、不断攻克作战训练领域信息化难题的科研团队——30多年来,他们研发各类作战训练信息系统80余项,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48项,为实现科技强军梦作出了重要贡献。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科研实力不断壮大
——从一个小小的教研组,发展成为推动我军信息化建设的研究中心
军事运筹研究中心有一个人特别惹人注目,这不仅因为他有明显的“大眼睛,亮光头”体貌特征,更由于他是中心的创始人。
“马开城教授头发就是中心发展的见证。这些年他的头发一天天减少,可中心却从无到有一天天发展壮大起来。”中心主任黄建新风趣地说。
其实,30多年前,当马开城从军校毕业分配到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时,他还是一个年轻黑发的小伙子。那时的中心还只是一个由6个人组成的教研组。然而,正是这个当时看似不起眼的教研组,却在一个经典战例的触动下,萌生了一个新的军事研究方向——以数学的方式,研究探索战争规律和制胜机理。
美国侵越战争中,美军曾经出动了700架飞机,投弹1.2万吨,未能炸掉越南战略要道——清化大桥。但是越战后期,随着激光制导武器的出现,美国人只用了15枚激光制导炸弹,便彻底摧毁了该大桥。
他们意识到,计算机技术和武器平台的结合,已经使战争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化。为此,他们立即着手展开相关研究工作,并向学院党委申请13万元专项资金购置计算机设备,启动了军事运筹研究。
经过奋力攻关,1983年,他们研发出“微机辅助裁决系统”和“合同战术训练模拟系统”,并成功运用于全军演习,开创了我军指挥训练信息化的先河。
初战告捷,让他们看到了信息技术给部队战斗力带来的显著变化,也更进一步坚定了他们不懈追求的信心和决心。
20世纪90年代,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在军事领域的运用,战争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网络技术直接影响着信息化战争的进程与胜败。为适应形势需要,学院将教研组升格为教研室,其团队也发展到十多人。马开城担任教研室主任后,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为完成一个课题,他常常加班加点。在这期间,马开城的同事逐渐发现,他的身体在一天天消瘦,头发也在一天天稀疏。
在马开城的带领下,他们相继成功研发出“演习导调和指挥作业系统”等系列信息系统,趟出了基于网络技术研发作战训练信息系统的新路子。
进入21世纪,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作战指挥数据化进入新的阶段。新的考验面前,研究团队又经历一次新的嬗变——从教研室升格为研究中心,科研队伍也从十多人扩充为数十人。此后,一个个重量级的科研成果接踵而至:2007年,他们在全军率先提出了“双化”概念并付诸科研实践;2012年,与沈阳军区合作,研制了我军第一个新型作战指挥信息系统;2013年,研发了“新型指挥训练模拟信息系统”,打通了作战指挥信息链接的“最后一公里”。
“从一定意义上说,小小的军事运筹研究中心推动了我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推动了军队的军事训练水平,向实战靠拢、靠拢、再靠拢。”陆军第47集团军某旅参谋长张道宁对军事运筹研究中心如是评价。
[1] [2] 下一页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