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地区新闻 衡水 正文

衡水“三区同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3)

时间:2015-09-19 17:32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枣强县唐林乡李进伯村建起了新型社区。扈炜 摄 建起了会   枣强县唐林乡村民们建起了自己的大棚。扈炜 摄

  长城网衡水9月18日电(王永宏 扈炜)9月17日——18日,记者就衡水市开展以并村联建为主要形式的农村中心社区建设,推动农村新型社区(中心村)、农业园区、工业园区“三区同建”,在枣强县、冀州市进行了采访。

  今年以来,衡水市委、市政府把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和农村新型社区“三区同建”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抓手,把建设农村新型社区作为“三区同建”的主攻方向,把每个乡镇打造一个“三区同建”示范点作为硬任务,科学规划、示范引领,硬化举措、强力推进,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

  记者走进枣强县唐林乡李进伯村,一座崭新的社区格外显眼,干净的水泥道路上,一座座崭新的居民楼,与以往村庄里的破旧的平房、泥泞的道路形成强烈的对比。

  据枣强县唐林乡包村干部李文强介绍,李进伯村有人口602人,187户。该村建起的新型社区规划占地约30亩,设计有4+1楼房6栋,240户,并配套有约20平米的车库一个,互助幸福院一排,合计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社区内全部进行硬化、绿化和亮化,供水、排水、供暖、供电、物业等配套完善。楼房采取整体置换的办法,以村民院落占地面积为补偿置换依据,比起以前村民的生活条件提升了许多。

  在唐林乡的农业园区,记者随机采访了李进伯村村民李红岗,他说:“以前在外务工,自从村里建起了新社区,支持大家农业发展,就回到了家乡建起了大棚,并引进了姬菇种植,两个温室棚一年纯利润达到了3、4万,在政策上大棚建设一亩地还补贴5000元,不仅在资金上有优惠政策,同时还请来农业专家为农户解决难题,今年继续发展了21个大棚,占地50多亩,预计利润能达到70万元。”

  枣强县唐林乡把推进“同建”工作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抓手,按照“新型社区抓完善扩成果,省级科技园区强示范”的工作思路,收到了良好效果。

 [1] [2]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石济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石家庄至衡水仅需46分钟

石济高铁开通 衡水联通4G信号实现全覆盖

马福华就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到衡水市直新闻单位调研

衡水市阜城县荣获“中华诗词之乡”称号

衡水市积极做好“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