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地区新闻 沧州 正文

惊险奇美的沧县舞狮

时间:2017-02-14 15:29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喜庆、热闹的刘吉舞狮。

舞狮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燕赵都市报驻沧州记者 代晴 文/图

正月十二、十三,沧县2017民间文艺汇演在沧县礼堂广场拉开帷幕,落子、秧歌、腰鼓、舞狮等40支民间花会队巡演闹元宵。有着“北狮王”称号的刘吉舞狮团,也带来了精彩绝伦的演出。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几只黄红相间的雄狮粉墨登场,它们时而腾空跃起,时而旋转如飞,雄狮的刚劲威猛被表现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市民的阵阵喝彩。

1 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正月十三上午,沧县礼堂广场人头攒动,市民聚集在此观看沧县2017民间文艺汇演。40支民间花会队伍轮番上阵,为观众带来视觉盛宴。随着动感火爆的鼓点,几只红黄相间、精神抖擞的狮子跃入观众眼帘。“荷花怒放”“顶腰旋转”“下山探宝”,一个个精彩动作,博得观众热烈的掌声和呐喊。这支舞狮团队便是有着“北狮王”之称的沧县刘吉舞狮队。

沧县文化馆馆长孙健说,据历史典籍记载,沧州舞狮最早起源于汉朝,明朝时已广泛流传,早期多在庙会和春节民间花会时活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沧县各乡镇都有舞狮活动,随着社会的变革,现在多数已消失,仅剩黄递铺乡北张、刘吉、纸房头乡南小营等有数支狮子队仍在活动。

孙健告诉记者,沧县舞狮分为“文狮”和“武狮”两类。“文狮”多是模拟动物本身的动作,而“武狮”鼓点火爆、热烈、欢快,闻名遐迩的沧县刘吉舞狮就是由“武狮”传承而来。沧县舞狮2006年被列入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刘吉舞狮”闻名天下

刚参加完沧县民间文艺汇演,2月10日农历正月十四,刘吉舞狮团又赶赴沧县张官屯乡肖楼村,为村里的老百姓送去新春的欢乐和祝福。“看这狮子舞的,多喜庆,多带劲!”村民们一边拍手叫绝,一边用手机拍照录像,发给亲戚朋友们看。

沧县黄递铺乡的刘吉舞狮团,创立于1980年,经过团长尹少山和队员们36年的努力创新,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如今,刘吉舞狮团已经舞遍了神州大地,他们参加过香港回归庆典、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国庆60周年庆典等多项重要庆典活动,录制过《黄金100秒》《我要上春晚》《越战越勇》等多档央视综艺节目,并多次走出国门,到美国、法国等国家表演,让中国传统舞狮文化名扬海内外。

尹少山的妻子刘吉舞狮团副团长卢春玲说,刘吉舞狮区别于其他舞狮的特点在于,它将武术、杂技、舞龙、高跷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入其中,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3 誓将舞狮发扬光大

卢春玲说,丈夫尹少山创立舞狮团之初,只是凭着热情,和队员们凑在一起图个乐和。但渐渐地,他意识到传承这项技艺的责任重大。

在参演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时,刘吉舞狮化身为中国狮图腾文化的生动载体,用其粗犷、刚猛、雄浑的北狮风格,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这样评价沧州舞狮:“沧州的狮子始终不错,作为奥运会仪式表演的第一个节目,他们的表演,把奥运气势表现了出来!”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58岁的尹少山为沧县舞狮技艺的传承发展做了许多努力。他请来武术界、杂技界、文艺界的专家做指导,通过在表演中不断创新,赋予舞狮新颖的艺术生命。他将舞狮技艺编排成教材,为各大学培养舞狮人才提供有力支持。他还成立了“河北省沧县舞狮研习校”,招收年轻学员,为舞狮团培养新生力量。

但排练场地的限制、生源的断档以及演出场次的减少,都在阻碍沧县舞狮这项技艺的传承。“而且,舞狮是一个团体性节目,比起单人表演来说,传承的难度自然较大。”卢春玲说,但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刘吉舞狮团已经找到了接班人。

相关新闻:

盐山:绢花加工带富乡邻(图)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书画楹联惠民展暨笔会在沧州举行

河北肃宁:特色种植助农增收

河间:特色种植助农民增收(图)

黄骅港综合港区港前西路二期工程紧张建设(图)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