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实作风更大作为开创创城工作新局面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是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抢抓机遇,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时之举、治本之策,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徐水区把创城工作作为统筹‘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抓手,以四个方面为重点,抓紧、抓细、抓实。”徐水区区长王保辉接受采访时说。
一抓组织发动。全市创建动员大会召开以后,徐水区第一时间召开四大班子联席会,成立组织,制定方案,召开全区千人三级干部动员大会。各乡镇、部门也分别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安排。目前,已形成由区委书记、区长等挂帅、“1+13+1”的工作体系和各单位协同推进的创建工作格局。
二抓素质提升。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李保国先进事迹”为重点,抓好全体党员的学习教育,提高党员素质,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以“中国梦·赶考行”“创文明城区、做文明使者”万人行主题教育活动为重点,推进文明社区、文明校园、文明单位、文明企业、文明家庭、文明标兵、“徐水好人”等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城乡文明新格局。
三抓创建基础。拉大城市框架。今年,重点启动了投资26亿元的107国道高架桥、永兴路等一批重点工程,实施“巷巷绿、巷巷硬、巷巷亮、巷巷美”,加快城区小街小巷提质改造。提升承载能力。投资8亿元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徐水火车站广场投入使用,师昌绪小学、博物馆等近期启动建设。在建成刘伶公园、生态公园等16个公园、游园的基础上,新建千亩的城东植物园,目前正在进行土地流转。加强精细化管理。采取“城管+公安”的管理模式,取缔非法运营三轮车,率先开通110辆纯电动公交车,提倡绿色出行。推行“刚柔并济”的人性化执法,马路市场、露天烧烤、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现象明显减少。
四抓环境改善。采取减煤、抑尘、控车、严打土小企业等多种方式,狠抓空气治理,1-5月份和6月份,徐水空气质量在全市均排第6位。在生态建设方面,重点推进漕河生态过渡带建设、高速高铁两侧绿化、西部山区生态修复等工作,上半年完成造林面积1.8万亩,占全年任务的88%。在农村环境改善方面,将美丽乡村建设和创城工作相结合,启动了投资2.2亿元农村道路大会战,开展12个专项行动,建设景观游园、休闲广场等9个沿高铁景点,受到了全省通报表扬。
王保辉说,能否完成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创城任务,是对徐水区党委、政府和全体党员干部的重大考验。下一步,将以更实的作风、更新的举措、更大的作为,开创创城工作的新局面。一是加大宣传。从文明乘车、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细节入手,大力宣传普及文明礼仪知识,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二是健全机制。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督查考评机制等,做到在思想上重视,在政策上倾斜,在人员上支持,在经费上保障。三是突出重点。加快实施“两改一清一拆”、大气污染防治、环境整治、城市绿化等重点工作,推进创城工作深入开展。四是加强服务。切实改进窗口行业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和满意度;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公共秩序管理,提升人民群众的舒心指数和幸福指数。(记者李岩)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