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好人效应” 汇聚发展正能量 ——蠡县开展评好人学好人做好
“退休之后,我一边照顾着老伴一边帮着修县志,也没感觉有多苦多累,县里又是发奖牌又是免费体检……”九年续修县志终不悔、被评为“蠡县好人”的鲁春芳激动地说。蠡县近日为2015年度62名“蠡县好人”免费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真没想到,我们蠡县有这么多让人感动的好人,而且这些好人就在我们身边。”前来就诊的患者们围着这一光荣的人群赞不绝口。
2015年以来,蠡县广泛开展了“蠡县好人”评选活动,发动群众挖掘、寻找、发现、推荐身边好人,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果行育德,共评选出各级各类“蠡县好人”60多名,并涌现出4位“中国好人”,2位省市级道德模范,13名“保定好人”。日益壮大的“蠡县好人”群体,弘扬了传统美德,诠释着“好人精神”,汇聚起强大的社会发展“正能量”。
评好人、树好人,一个个“蠡县好人”,成为信得过、学得来的身边榜样。蠡县出台了《“蠡县好人”评选实施方案》,明确了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孝老爱亲、诚实守信五类“蠡县好人”评选标准;开通了评选通道,“群众选,选群众”,面向乡镇、社区、企业、学校、机关广泛征集好人线索,通过群众眼睛发现“身边好人”;建立了“村推、镇选、县把关”评选机制,对初定表彰对象在电视、报纸、网络上进行公示,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心系群众的好支书”孙占良,“孝行耀枣林”的徐彦娟,致富回报乡里的陈丽娟,爱心捐助的蠡县lcc车友俱乐部……这些被发现、评选出的“蠡县好人”,大多是来自基层一线的工人、农民、社区居民和普通干部,他们以孝行义举、敬业奉献、诚信友爱的精神品质感动着身边的人,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代表,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学得来”的身边榜样。
学好人、做好人,传递好人正能量,弘扬社会新风尚。用身边好人带动身边人,不断放大“蠡县好人”效应。该县在县电视台、官方微信客户端等开设“蠡县好人”栏目,对“蠡县好人”开展系列报道;每个村建立《善行功德录》,将凡人善举登记在册,在县城及乡镇显要位置设立好人榜,将好人照片和简要事迹张榜公布,让群众感受到好人好事无处不在,新风正气扑面而来;将好人事迹创编成文艺节目下乡巡演,在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之中,把可触摸的道德文明传递给每一位群众。不断提升道德建设的感召力,让人们切身感受到道德建设的强大力量和推动作用,用身边好人示范带动身边人。
在评选好人、弘扬好人精神的同时,蠡县十分注重创新机制,嘉奖好人好事,帮助他们提高发展生产和经营管理能力,对生活特别困难和因病致残的好人,建立长效帮扶机制,解除其后顾之忧。今年春节前夕,县委书记陈春霞、县长史来顺等县领导亲自上门慰问“蠡县好人”代表,并为生活困难的崔风祥、鲁春芳、丁宝全等6名“蠡县好人”分别送上了1000元慰问金和米面粮油等慰问品;
县文明办还联系县医院为全县62名“蠡县好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并每年免费为他们体检一次。该县还通过授予荣誉称号、颁发奖金以及在入学、就医、培训等方面给予关爱等方式,让先进典型感受到尊重礼遇。形成了“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社会氛围,催动好人频出、好事涌现、好行成风。好人有好报,好人不吃亏,正逐渐成为社会价值导向。
蠡县县委书记陈春霞说,蠡县的绿色发展需要道德建设来推动,蠡县的社会和谐需要道德精神来引领,蠡县的文明成果巩固需要道德水平的提升。打造“蠡县好人”名片,放大好人效应,不仅提高了社会文明程度,更凝聚起了全县人民“重信开放、务实担当、创新图强”的新时期蠡县精神,为蠡县加快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希望一个个“蠡县好人”,像一块块砖石,筑建起蠡县人的“精神高地”。(郭锦增 徐敬东)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