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调局帮扶驻村 破解因水致贫难题
曲阳县齐村乡古家庄村因缺水致贫困扰多年的状况,近日被国家地质调查局水环中心驻村工作组破解。在闭坑矿硐内成功打出基岩地下水,除解决村里180多口村民安全饮水外,还能用于灌溉村里500亩耕地——约占全村70%的农田。
2015年,国家地调局水环中心驻古家庄村帮扶工作队进村,开展扶贫工作。按照“摸底子、谋路子、出点子”的工作步骤,确定脱贫攻坚重点方向。
经过深入调研得知,古家庄村基础条件薄弱,在修建王快水库时,淹掉该村沟谷水浇地100余亩,村民居住地势较高,全村300余人,180多人饮用自然沟渠的浅层地下水。调查勘探,现浅层地下水已被生活垃圾污染,约60%的村民饮水安全无保障。除了生活饮用水极度匮乏,该村农田灌溉水利设施基本为零,农田灌溉用水严重缺乏,大部分农田“靠天收”。据调查,2014年该村秋季作物300亩颗粒无收,严重制约着本村的农业经济发展。
驻村工作组从建设农村安全饮用水源与水利基础设施入手,发挥自身科研专业优势,将该村饮水安全及农田灌溉水利设施建设列入重点帮扶项目计划。经过遥感、物探、钻探多专业联合作战,寻找到集聚于闭坑多年挖掘铁矿的矿硐内,储存着巨大的基岩裂隙水。经过紧张打井施工,于近日成功出水。
据介绍,此次在闭坑矿硐内成功打出基岩地下水,见证了地质调查成果在解决“因水致贫”,精准帮扶地方需求所取得的实效。在出水现场,当地乡干部现场作诗一首表达感激之情:清冽喷薄出天地,一线晴天映苍穹。古有愚公移山记,近看扶贫攻坚篇。(记者王金堂 通讯员曹跃峰)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