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阑珊,送您一份安全“搓澡”指南 !
有人说,洗澡时用力搓洗会致使脆弱的表皮受损,细菌、真菌乘虚而入,日积月累会引发皮肤癌。听到这,有没有感觉挺害怕?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小编特意采访了康正药业几位皮肤专家,一起来看看专家的解答吧!
搓澡搓不出皮肤癌
人体的器官每时每刻都在运作,帮助人体新陈代谢,代谢在体表的产物就是皮屑。同时,人体每天都会排出很多的分泌物,如油脂、汗水等,皮肤露在空气中也会有灰尘吸附在上面。

搓澡时搓出的“泥”,主要成分是皮屑、油脂、汗、灰尘。
目前临床上确认易引发皮肤癌的因素包括4类:化学致癌物质,如经常接触砷化物、焦油和沥青的人容易患皮肤癌。慢性刺激与炎症,如嗜好咀嚼烟草或槟榔,口腔或口唇部位易发生鳞状细胞癌等。电离辐射,如长期从事放射工作者、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皮肤癌发生风险高。

某些治疗方式,如采用免疫抑制治疗阶段的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者,易患皮肤癌。
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脂质膜共同构成了皮肤的屏障保护层,不但可以保护机体免受外界损害,还能防止体内营养物质尤其是水分的丧失。
虽然使劲用搓澡巾搓的确会破坏这层保护膜,但引发皮肤癌的说法太夸张,并没有科学依据。
康正药业专家建议勤洗澡,而不是“攒着洗,用力搓”。可以每次用柔软的海绵,蘸沐浴露轻轻擦洗,只在肘部、膝盖等角质层厚的部位使用搓澡巾即可。
一份秋冬天“安全洗澡清单”
洗个热水澡,是一件很惬意的事。但如果洗得时间过长、水温过高,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洗澡有以下几件需要格外注意的事。

1、饱食、空腹时不要洗澡
饭后立即洗澡,会使消化道血流较少,妨碍食物消化和吸收,引起肠胃不适。空腹则会造成低血糖,脑部供血不足,会导致晕厥。
洗澡时间应在饭后1小时左右为宜。
2、洗澡水温不宜过高
水温过高会使全身皮肤血管明显扩张,使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肤,导致心脏缺血缺氧。
一般来说,洗澡水温以40℃左右为宜。因为人的体内温度是40℃,这个水温洗澡最能消除疲惫。
3、洗澡时间不宜过久
英国皮肤基金会的安加利·马赫托医生表示,洗澡时的热水会对皮肤产生很大的刺激性,洗澡时间越长,皮肤受到的伤害就越大,专家建议洗澡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

对心血管病患者来说,洗澡时间过长,易使人疲劳,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严重者,会致使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甚至诱发心律失常而猝死。
4、搓澡巾两个月更换一次
每次使用完搓澡巾,应当把它放在通风干燥处晾干,有条件的最好在微波炉中用中火加热30~60秒钟,至少每两个月更换一 次搓澡巾。建议常备一瓶康正古芳皮肤抑菌喷雾剂,洗完澡喷一下,保持皮肤持久健康。

康正药业品牌:康正古芳
最后换衣服时注意保暖,从温度高的地方,突然来到温度低的地方,身上还没有保暖的衣物,会使血管受冷收缩、血压升高,因而加重心脏负担。要做好保暖工作,洗完澡出来时,多披一条毛巾,或在浴室里提前换好衣服。
掌握了以上“搓澡”小窍门,洗澡这件事,变得更有仪式感,让你更加向往和享受。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