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业厅提醒:这些病虫害灾后可能捣乱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邢杰冉 实习生房现玉)河北省农业厅近日发布《农作物灾后病虫害监测与防控》,提到洪涝灾害过后,极易发生三代粘虫、玉米螟、蚜虫等病虫害,要及早进行科学防治。
粘虫。在成虫发生期,于田间安置杀虫灯或配置粘虫性诱芯干式诱捕器。幼虫防治应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幼虫3龄之前施药防治。在粘虫卵孵化盛期喷施苏云金杆菌(Bt)制剂,注意邻近桑园的田块不能使用,低龄幼虫可用灭幼脲。幼虫迁移时,洒30厘米宽的药带进行封锁。
玉米螟。在心叶末期喷洒苏云金杆菌(Bt)制剂,或用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等药剂与甲维盐合理复配喷施,兼治其他多种害虫。
玉米蚜虫。点片发生和盛发初期喷施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烯啶虫胺等药剂。蚜量较大或已经危害穗部,使用以上药剂,同时添加农用有机硅助剂,可适当减少用药、用水量。
三代棉铃虫。产卵初期释放螟黄赤眼蜂灭卵,或在卵孵化盛期喷洒苏云金杆菌(Bt)制剂、甲维盐等。
玉米叶斑病和锈病。叶斑类病害,在玉米心叶末期(褐斑病在玉米8~10叶期),喷施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井冈霉素A等药剂,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再喷1次。锈病严重地块可选用烯唑醇,与芸苔素内酯、复硝酚钠等混用。
马铃薯晚疫病。在现蕾期有徒长迹象时,采用烯效唑或马铃薯专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匀喷雾控制徒长。发现中心病株时,要连根将薯块全部挖出,带出田外深埋或销毁,对病株周围50米范围内喷施霜脲等药剂。依据监测结果,从现蕾期开始间隔7天喷施1~2次保护性杀菌剂。在马铃薯收获前2周进行杀秧,把茎叶清理出田外集中处理。
谷瘟病。选用75%三环唑乳油1500~2000倍液、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排灌降低田间湿度,合理施肥防止植株贪青徒长,增强抗病能力。
蔬菜病害。根据病害发生种类与程度,科学选用高效低毒药剂,在安全间隔期内,交替轮换使用。
花生褐斑病。病菌最适侵染温度为25~28℃,气候多雨潮湿,发病重。可选用松脂酸铜、咪鲜胺、戊唑醇等药剂,结合钼肥、硼肥喷雾防治。
点击进入专题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