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社会民生 正文

邢台县山村古建再遭窃 逾百年东石善村古戏楼石柱被盗

时间:2016-07-14 16:55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邢台县山村古建再遭窃 逾百年东石善村古戏楼石柱被盗

山村古建

邢台县山村古建再遭窃 逾百年东石善村古戏楼石柱被盗

山村古建

燕赵都市报驻邢台记者 邢云 文/图

前不久,邢台县皇寺镇李梅花村的影壁墙牡丹砖雕被盗,引发社会关注。然而,无独有偶。7月13日,记者接到一位村民打来电话称,北小庄乡东石善村的一座清代古戏楼遭遇贼手,一根石柱被盗走。记者随即驱车约50公里赶赴东石善村。记者在现场看到,风雨飘摇约160多年的清代古戏楼,因为缺乏有效保护,已是摇摇欲坠,残破不堪。而此次石柱被盗,无疑是对其完整性的又一次破坏。

现场 160余年历史的清代老戏楼残破不堪

东石善村隶属北小庄乡,位于太行山区。沿着蜿蜒起伏的山路,时近中午,记者根据村民指引,终于找到了东石善村的古戏楼。

戏楼位于东石善村的“东皋”旁边,前面是一片空地,野草没膝。其以石头为基,木质主体,粗细不等的横梁雕有隐约纹饰,梁椽历经百年,几乎腐朽,勉强支撑楼顶,戏楼主体还算牢固,但仍有部分角落坍塌。

戏楼大台前原本立有四根石柱,现在只余三根。被盗走的那根石柱被替换成一根木桩。谈及石柱被盗,村支书张文源惋惜万分。据介绍,此前,那根被盗的石柱发生倾倒,村里便替换了一截木桩,而石柱就被放于戏台子上面,一直以来用杂草覆盖严实。张文源说,他在7月3日知道石柱被盗走,于是报警。有村民告诉他,事情应该发生在一天夜里,估计作案工具是一辆三马车,盗贼趁着夜深人静,将石柱搬运盗走。

据了解,村里现在还有乐器班,年长者80多岁,唱得是河南调。早些年,戏楼前热闹非凡,随着时代变迁,古戏楼渐渐衰落、被人遗忘,如今沦落至残破不堪的境地。

张文源告诉记者,他们正准备申请资金修缮,没想到还未来得及修缮,又发生窃案,实在让人痛惜。

发现 惊艳古建群隐身东石善

东石善村约200余户,700余人。在这个山村,除了古戏楼、古庙,竟还隐藏着惊艳无比的李家大院、刘家大院。

同行的民间文化研究者白全忠,望着眼前的主房、配房,还有墙面上的木刻屏风等构件惊叹不已,他说,自己从没有看见过如此精美、保存完整而且颇有规模的清代老民居。

张文源说,李家大院的祖上经商,经营布匹生意,将生意做到了山西。而刘家大院祖上是开染坊的。

主房坐北朝南,配房规制完整,木雕的房檐、精美的屏风等仿佛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据介绍,东石善村的古建大都建于清朝中期,门楼、门墩、院落基本保存完整,有的一层,有的两层,紧紧挨着,几个院落连成一片,它们如今都归属村民,部分仍有人居住。

在东石善村,有东皋、北皋,村民从皋下面穿行进出,巍峨高大,依然散发古韵。其中,东皋上建有“三官庙”,辨析开来,古庙木梁还有彩绘痕迹。

探析 盗卖猖獗、拆旧建新,“乡愁”何处安放

毋庸置疑,邢台市山村古民居民宅数量众多,历经岁月沧桑,随着发掘保护进程加速,有的日渐闻名,比如英谈、王硇等等,可是仍有不少古建遭到了破坏,正在衰落。据了解,很多山村原居民外迁,房屋空置,村民看顾不及,屡遭盗贼“光顾”。这些古建很多不属于文保单位,具有重要研究、保护价值的建筑构件被盗走,令人惋惜。

2014年6月,冯骥才及其团队启动了一个新课题——“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2010年,全国90多万个自然村消失,很多乡土建筑、农耕时代的物质见证泯灭,从属于村落的民间文化也随之灰飞烟灭。白全忠说,要么因长年无人居住已成危房,要么村民拆旧建新,影响整体风貌,传统村落遭遇“疥癣”之殇。

专家指出,传统村落历经成百上千年发展,是一种文化血脉相连的生命机体,更是一种具有丰富性的生态系统。我们必须从文化生态系统的角度看待传统村落保护问题,从保护文化生态系统的综合因素和纵深层次上保护传统村落。

相关新闻:

【绿色发展看河北】保定大力实施“绿满太行”攻坚行动

(砥砺奋进的五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为抓

石家庄地铁建设摄影作品亮相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3天后!雄安新区将惊艳世界

今起铁路调图 “复兴号”问鼎全球最快 涉及到河北这几个站点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