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社会民生 正文

【新春走基层】承德兴隆:精准扶贫拓新路

时间:2016-02-21 17:03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李建成[发自承德兴隆]

隆冬腊月,寒风刺骨。走进兴隆县安子岭乡双炉台村,但见公路两侧,蔬菜大棚成排连片,蔚为壮观。村内,文化广场、农家书屋、金融代办点、医疗服务中心一应俱全,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如今在小康路上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

“这一切多亏了党的扶贫政策好。”村党支部书记张福云坦言。双炉台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全村950人,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眼瞅着周边村都过上了好日子,百姓急,村班子更急。

“抓住产业才能牵住扶贫开发的‘牛鼻子’。”兴隆县扶贫办主任徐海东到村调研后对张福云说。

针对双炉台村气候宜人、水量丰沛、空气清新、植被茂密、风光秀丽的特点,扶贫办和村两委班子谋划了旅游扶贫项目。经过专家实地勘察论证规划,于2014年4月成立了兴隆县恒河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公司采用当地企业家和全体村民集资入股的办法,吸纳股金800万元,初步形成了“人人有股份,人人都参与,人人有红利”的格局。

2015年,恒河源漂流每天接待游客400人,年总收入达576万元,最高峰日接待达2000余人。依托漂流旅游项目,全村新开农家院5家、旅游用品摊点26个,2015年村贫困户人均增收4200元。同时,旅游公司还吸收了周边3个村245户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解决了周边贫困村村民创业资金不足、致富技能不会的脱贫难题。

旅游产业风生水起,村里又根据山清水秀地净的特点,瞄准了绿色蔬菜产业。

可一实际操作,贫困户首先就为资金犯了愁。针对这一难题,兴隆发挥扶贫贴息贷款“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产业的信贷规模。全县建立农村金融便民服务点64个,基本实现了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有效促进了设施蔬菜、畜牧养殖、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借助扶贫补助,我盖起了蔬菜大棚,每亩地净赚7000元。”双炉台村村民李春生说。

相关新闻:

【绿色发展看河北】保定大力实施“绿满太行”攻坚行动

(砥砺奋进的五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为抓

石家庄地铁建设摄影作品亮相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3天后!雄安新区将惊艳世界

今起铁路调图 “复兴号”问鼎全球最快 涉及到河北这几个站点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