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社会民生 正文

【新春走基层 传承好家风】沧州:家有书香济世长

时间:2016-02-10 18:31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周万良

[发自沧州泊头]

日前,明媚的阳光照在泊头市文庙镇齐南村刘玉柱老人家的门楼上。抬头望去,门楼两侧红彤彤的“读书”二字格外鲜艳,门楣上“书香门第”四个金色大字,与“读书”二字交相辉映。

79岁的刘玉柱老人和儿子刘洪涛迎记者进屋。堂屋迎面墙上,挂着刘玉柱书写的《弟子规》,规范工整的书法,透着主人的细致严谨。刘玉柱说,把《弟子规》挂在家里一进门最显眼的地方,就是想让晚辈们时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进里屋落座,说起门楼上的“读书”二字,刘玉柱老人笑了:“我打小就喜欢读书,而且从我算起,我们家三代人都沾了读书的光。”

刘洪涛介绍说,他父亲上完小学后便离开家乡,去天津一家工厂当了学徒。但从小爱读书的父亲,始终不忘读书。在学徒的3年多时间里,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初、高中课程,后又进“夜大”学习,拿到了大学文凭,也由学徒工成长为工程师。“父亲倡导‘贫因书而富,富因书而贵’的书香家风,在我们家代代相传。我们这辈兄弟姊妹中,出了全村第一个本科大学生,我儿子这辈出了全村第一个博士生。现在,他们在律师、大学教师等岗位上为社会作着贡献。家中第三辈8个孩子当中,除一个在读高中外,已有7人考上了大学。”说起家人读书的事,刘洪涛脸上洋溢着自豪。

刘玉柱说,自己喜欢读书、买书、藏书。他一边说一边起身,领记者去看他视为宝贝的藏书。没想到,4间房里竟有38个书橱,藏书3万8千多册,内容涵盖文学、经济管理、哲学、农业科技等。“这是我30多年的积累,平日里,除我自己拿出来读读外,村里人想读什么书也来我这儿借阅。”

为了给乡亲们搞好服务,刘玉柱老人还常上门问乡亲们需要哪方面的书,然后买来供人们借阅。3年前,老人自掏腰包8万元,建起了一个文化活动室,购置了50套桌椅,配置了黑板、讲台、挂图等,提供给乡亲用来举办种植、养殖培训。

相关新闻:

【绿色发展看河北】保定大力实施“绿满太行”攻坚行动

(砥砺奋进的五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为抓

石家庄地铁建设摄影作品亮相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3天后!雄安新区将惊艳世界

今起铁路调图 “复兴号”问鼎全球最快 涉及到河北这几个站点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