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社会民生 正文

【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明确今年产业疏解重点(2)

时间:2016-02-03 20:34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年内完成300家企业退出任务

“2016年底前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疏解将基本完成。”北京市西城区委办主任、北展地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孙硕在北京市两会期间介绍,“动批”将实现新业态聚集。

另据介绍,到2017年北京西城区将全部完成区域性批发市场疏解任务。

疏解时间紧、任务重,原因之一在于今年北京对人口和建设土地都设定了严格指标。

“北京在2020年的人口上限要控制在2300万以内,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2800平方公里。”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如是提出。

之前北京曾多次提出人口调控上限,但又多次被突破,此次再设目标,如何得以实现?

对此,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解释:“过去被突破是因为不具备京津冀协同的基础,是北京单纯往外挤,而现在明确北京所有经济发展都要和首都功能定位一致。”

“要疏解人口必须先调整城市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卢彦说。

根据安排,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主要集中在四个重点领域:一是一般性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中比较优势不突出的生产加工环节;二是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区域性批发市场;三是部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功能;四是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

按照顶层设计的要求,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将制定实施产业、市场、公共服务、行政事业单位四类非首都功能疏解方案,完成300家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退出任务。

“今年北京将以城六区企业为重点,加快产业转移与对接。”北京市经信委主任张伯旭介绍,东、西城生产制造业企业将于2017年底前全部退出,到“十三五”末,朝阳、海淀、丰台与石景山区的生产制造环节也将基本完成退出。

业内人士评价,未来两年是北京产业转移集中发力时期,转出去还要接得住,河北和天津的承接能力将面临大考。

做到精准承接,避免“乱打架”现象也颇有针对性。

据北京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北京将配合做好集中承接地和“微中心”的选址和建设,研究制定北京市产业转移对接合作平台规划建设意见,会同天津、河北统筹规划和集中建设一批专业化的产业转移对接合作平台,引导产业资源更多向转移承接示范平台集聚,规范疏解秩序和布局,避免无序扩展。

从北京市两会传递出的信息看,今年北京在京津冀产业协同方面动作更加积极主动。

北京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北京将启动京津冀联网智造工程,并在智能电网、生物医药等行业应用。还将推动组建大数据、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的产业联盟,推出一系列关键技术和重大专项成果转化平台,优化产业布局。

颇受关注的是,王安顺在北京市两会期间特别强调,要让通州成为展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窗口。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通州将建设297个重大项目,包括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

相关新闻:

【绿色发展看河北】保定大力实施“绿满太行”攻坚行动

(砥砺奋进的五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为抓

石家庄地铁建设摄影作品亮相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3天后!雄安新区将惊艳世界

今起铁路调图 “复兴号”问鼎全球最快 涉及到河北这几个站点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