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社会民生 正文

【美丽乡村燕赵行】清河县东高庄村:网线“拉”开致富门

时间:2015-11-15 21:33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张永利 通讯员闫秀真、李萍)11月11日,我们走进清河县第一个“淘宝村”东高庄,充分感受到了“双十一”给这个小村带来的“狂欢”。

走进电商宋厚才的家中,还没进门,便听到“叮咚、叮咚”的响声,屋内客服人员正在电脑前忙着接单,还有几个工作人员在配货、包装。“‘双十一’前,我备了5吨纱线,照目前的销售情况看,肯定不够!我刚打电话催厂家再送点货来。”正在联系补货的宋厚才笑逐颜开。

去年“双十一”,宋厚才一天销售了30万元。在东高庄村,像宋厚才这样的电商,在这一天销售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比比皆是。

作为全县第一个“淘宝村”,东高庄的羊绒产业发展几经沉浮。上世纪80年代,羊绒产业在清河县蓬勃发展,并很快发展成为全国有名的“中国羊绒之都”。“那时候,东高庄村家家户户搞起了羊绒分梳,成为羊绒分梳专业村。”村党支部书记宋近安说,后来,全村又依托产业优势在全县最早从事羊绒纺纱和羊绒衫生产加工,“村民大都靠羊绒致了富”。

然而,2000年以后,受国际羊绒市场行情影响,再加上销售渠道不畅、缺乏成熟的品牌运营,东高庄村羊绒产业陷入低谷。“2002年我背着羊绒衫各大城市跑,挨家挨户做推销,一天下来也卖不了两三件,挨饿受冻是经常的事。”想起从前做推销员的情景,村民刘玉国记忆犹新。

2007年,大多数人还不懂淘宝网为何物时,刘玉国却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用一根网线“拉”开了“淘宝”的大门。他借了一台数码相机,将羊绒衫拍成照片传到网上,第二天就卖出了5件。一年下来,刘玉国赚了30多万元,也成为全县第一个“淘宝人”。随着网络销售规模的扩大,刘玉国也拥有了“酷美娇”等品牌,年销售额从最初的30万元一路飙升到2000余万元。

刘玉国的“淘宝”经历迅速传开,全村青年纷纷买电脑、拉网线、做淘宝,整个东高庄掀起了网络销售羊绒制品的热潮。如今,这个近500户、人口不足2000人的小村庄,网店数量多达400多家,从业人员1700多人,其中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的店铺超过50家,涌现出了酷美娇、嘻嘻羊等一大批网络知名品牌。2014年,东高庄又成为全国首批13个“淘宝村”之一。

相关新闻:

【绿色发展看河北】保定大力实施“绿满太行”攻坚行动

(砥砺奋进的五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为抓

石家庄地铁建设摄影作品亮相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3天后!雄安新区将惊艳世界

今起铁路调图 “复兴号”问鼎全球最快 涉及到河北这几个站点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