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社会民生 正文

白求恩医疗方队女兵重走抗战路寻访先烈足迹(图)(2)

时间:2015-10-08 19:31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白求恩医疗方队女兵重走抗战路寻访先烈足迹(图)

白求恩医疗方队女兵重走抗战路寻访先烈足迹(图)

三小时重走先辈突围战全程

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白求恩医疗方队女兵抵达白银坨山脚下。白银坨与龙潭湖毗邻,是保定市西北部太行山脉一道高峰,它主要是由槐树青沟、道士观沟、葡萄沟三道大峡谷组成。

下车后,女兵方阵的队员们迅速整理队形,扛起白求恩医疗方队和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两面鲜红的旗帜,向山间进发。

在龙潭湖湖东北山坡古柏林中,巍然屹立着“梯子沟突围烈士纪念碑”亭,队员们登上数十级台阶,脱帽默哀。碑名由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杨成武上将亲笔题写。

沿着山路继续前进,进入梯子沟,走了一段数百米的石子路之后,就没有路了。在当地老乡的带领下,队员们沿着一条树木草丛中的“小道”行进,重走梯子沟突围战全程。其实,这在当时包括现在都不能称之为“路”,十分难走、艰险,只是后来有人上山,才走出了一点路的模样。

在行进过程中,队员们尽管手被刺划伤、多次跌倒,汗水浸湿了衣衫,但没有一人落后。“自己一个人行走都这么难,真是无法想象当时先辈们带着伤员进行转移时的困难。”队员雷莹莹感触颇深,“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句话也有了更深的体会,也将激励自己在自己的岗位上踏实、努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历经3个多小时,队员们走完了梯子沟突围战的全程,在白求恩学校学子遇难群雕前,全体官兵脱帽默哀、敬献花篮。

遗址群雕高8米,宽10米,基座高2米,是钢筋水泥结构、彩沙混合喷漆浇筑的现代大型塑像群雕,基座镶嵌黑色大理石,镌刻着8个镏金大字“抗日英烈、千古永存”。

见证者讲述当年惨烈突围

抗战时期,唐县、完县(今顺平县)和阜平县是晋察冀军区重要后方基地,学校、医院、兵工厂和被装厂都隐蔽在太行山天然屏障中。1941年反“扫荡”,面对日寇重兵,白求恩学校师生分两个分队转移,其中二队由政委喻忠良率领在白银坨一带与敌周旋。

同年10月5日,二队跟随杨成武将军率领的晋察冀军区一分区机关和两个连队从梯子沟突围到道士观。6日,护送伤员的学校师生在转移过程中遭遇日军围追堵截。躲在大石头缝里幸存的百姓李登秀亲眼目睹惨烈战斗场面。

李登秀老人今年已经89岁高龄,在白求恩学校学子遇难遗址处,老人家讲述了当年目睹的惨烈一幕。“大多都是女同志,年龄都不大。”老人说,就在这里,白求恩学校师生誓死保护伤员,冒着弹雨冲出血路突围。手无寸铁的女学员,有的趴在伤员身上挡子弹、抵刺刀;有的用手抓、用脚踢、用牙咬,与日寇殊死搏斗;有的喊着“抗战到底、决不投降”,扑向敌人刺刀……面对10倍于己的日寇,200余名白求恩学校师生和伤员无一人投降或被俘,仅突围50余人,其余壮烈牺牲。“那血一汪一汪的,山间的石缝里都是。山谷的血流进白银湖,湖水都成了红色的了。”“晚上百姓做饭,煮水的锅里都是烈士鲜血凝固的红豆,百姓端着碗号啕大哭。”如今回忆起74年前的那场血战,这位老人几度落泪。

相关新闻:

【绿色发展看河北】保定大力实施“绿满太行”攻坚行动

(砥砺奋进的五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为抓

石家庄地铁建设摄影作品亮相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3天后!雄安新区将惊艳世界

今起铁路调图 “复兴号”问鼎全球最快 涉及到河北这几个站点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