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社会民生 正文

【美丽乡村燕赵行】李子札村:"厚养薄葬"催生孝敬节俭之风

时间:2015-09-09 19:55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戴绍志)提倡“薄葬”,村民办白事不设供品、不穿重孝、不买棺材,不请商业演出、不上烟酒、不收礼品;注重“厚养”,把心思和钱财用在孝敬老人上。在黄骅市常郭镇李子札村,坚持了39年的“厚养薄葬”,催生出孝敬、节俭之风。

李子札村共有512户、1759人,有企业62家,年纳税1100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红旗村”。然而,在这样一个富裕村,和附近村比起来,办理一件丧事平均至少省2.5万元,一年下来全村大约能节省20万元。

“现在农村一些地方办葬礼讲究排场,大操大办之风抬头,既造成了浪费,也给事主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李子札村党支部书记刘书德说,“1976年国家号召火葬,村里就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建起了祠堂和公墓,虽然村‘两委’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但全村丧事火葬简办却已经坚持了39年。”

“在李子札村,红白理事会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团队。”村委会主任张志清说,这个团队有两个“一把手”,一个是大总管,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主要负责理事会的监督、指导、管理;一个是理事长,由村里威望高、群众信得过、办事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人担任,主要负责理事会具体事务。成员现在有34人,他们都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按照李子札村的规定,办理丧事的灵棚及用具均是由红白理事会统一提供的固定公用物品;流水席是有当地特色的“八大碗”,每桌不超30元;不设供品、不穿重孝、不买棺材,不请商业演出、不上烟酒、不收礼品;红白理事会不收取任何费用,而是由村里提供合理的报酬,所有账目钱款事后全部交事主。“在李子札办丧事,无论是谁,都必须按照这样的标准。”张志清说,“这不仅消除了攀比心理,还融洽了人际关系。”

村民李桂芹公公过世后,因为老人年过百岁,按农村的说法是“喜丧”,作为儿媳的李桂芹想把老人家的丧事操办得热闹点儿。她连续找了3次村干部,想让他们给开“绿灯”,都被拒绝,最后还是按规定办。“通过公公的白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让老人生前享福才是真正的孝道。”李桂芹说。

“‘薄葬’的推行带动了‘厚养’。”刘书德说,如今村民们比着孝敬老人。村里有个上门女婿叫刘建奎,23年如一日任劳任怨,照顾妻子一方的家人老小。丈母娘唐老太太自豪地说:“虽然我没有儿子,但我这女婿不比儿子差!”

在孝文化的带动下,李子札村村风和畅,谁家有难,村民们都不遗余力地伸出援手。2012年,22岁的高雪患胸椎结核,急需一笔高额手术费,原本困难的家庭无力承担。在村“两委”的组织下,村民纷纷慷慨解囊,一天就募得善款5万多元。

相关新闻:

【绿色发展看河北】保定大力实施“绿满太行”攻坚行动

(砥砺奋进的五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为抓

石家庄地铁建设摄影作品亮相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3天后!雄安新区将惊艳世界

今起铁路调图 “复兴号”问鼎全球最快 涉及到河北这几个站点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