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社会民生 正文

赵县农民四年拍摄六部微电影弘扬正能量

时间:2015-08-31 19:41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记者董昌 通讯员徐哲普、王伟伟

赵县农民云庆彦四年拍摄六部弘扬正能量的微电影,六部微电影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清一色都是当地的农民。而今,这些微电影已在当地上映了百余次,观众超过万人。不仅弘扬了正能量,还有效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近日,在赵县各子一村,云庆彦和几名志同道合的村民,正在忙碌着筹划拍摄一部抗战题材的微电影《槐洨怒火》。这部电影以日寇1937年10月12日在赵县制造的多起惨案为背景,讲述了不甘屈辱的赵县人民拿起刀枪棍棒,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驱逐日寇,舍生取义斩豺狼的故事。

云庆彦说,在剧中有县长陈翕儒发动群众威武不屈,也有孤胆英雄荷花有勇有谋屡建奇功等。“这部电影无论导演还是演员都是我们村的村民。希望这部影片在歌颂革命先烈不朽功绩的同时,能让全县人民铭记抗战时期那段不屈不挠的历史。”

要说拍摄“草根电影”的事,这部即将拍摄的《槐洨怒火》微电影已经是云庆彦的第七部励志微电影了。云庆彦说,在学校时他就是文艺骨干,还曾多次参加电视台的娱乐节目。2011年,喜欢文艺的他在村里组织了一台文艺晚会,请乡亲们来看,没想到演出非常轰动。这时候,云庆彦接触到了微电影,马上就喜欢上了。于是,他找了几个有共同兴趣的村民,选定了一个网络小品剧本,就开始干了起来。

“第一部微电影起名叫《分爹》,故事讲的是一对农村兄弟从不赡养老人到孝敬老人的转变过程,教育人们善待老人。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宣传加入新农合的好处。” 云庆彦介绍说,在没拍电影前,全村加入新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不足30%,而那部电影在村子里放映后,全村90%以上的村民都加入了新农合。

“草根电影”不光让乡亲们受教育,还能推动村里工作。2012年,各子一村的自来水改造工程因影响了个别村民利益而受阻。剧组对症下药,编写了剧本《各庄村里的事》。完全取材于农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使用当地的方言土语,上演身边的人和事,真实反映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美好愿望。影片播放后,村里顺利打出了深水井,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

作为农民文化生活的新鲜事,各子一村拍“草根电影”的事不胫而走。去年,赵县计生局就专门找到云庆彦,针对如今农村男孩多女孩少,农村小伙子找媳妇难的现实,让他们给拍一部微电影——《女孩都去哪儿了》。在当年9月份拍好后,新寨店镇专门要了光盘,在他们所辖各村轮放。后来,该片被放到互联网上,很受欢迎。截至目前,这部片子仅一家网站上的点击量就达到15.8万次。

截至目前,赵县农民云庆彦共拍摄了《分爹》、《各庄村的事》、《良知》、《灶王爷》、《半仙得子》、《女孩都去哪了》等6部微电影,传递的都是社会正能量。粗略统计,这6部影片在当地放映上百场,观众超万人,部分影片还被河北电视台选播。

相关新闻:

【绿色发展看河北】保定大力实施“绿满太行”攻坚行动

(砥砺奋进的五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为抓

石家庄地铁建设摄影作品亮相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3天后!雄安新区将惊艳世界

今起铁路调图 “复兴号”问鼎全球最快 涉及到河北这几个站点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