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地铁1号线正式铺轨 距离通车还得“三步走”(2)
轨排缓缓吊入地下隧道。
隧道内的吊车将轨排送入隧道。
焦点二:地铁正线将采用什么方式铺轨
在张营停车场和西兆通综合维修基地,记者看到的铺轨方式都是人工进行,那么在地铁正线,将采用什么铺轨方式呢?
“1号线的铺轨采用国内先进的轨排架轨法,是一种机器铺轨方式。”马德胜告诉记者,这可以加快铺轨进度,提高钢轨的铺设精度。
“这种方式就是先将轨排在地面上组装好,然后将轨排吊入地下,再由铺轨的龙门吊将轨排吊铺到位。”马德胜说,接下来,工作人员经过调整轨道尺寸等,确定轨排位置无误后,再浇筑混凝土,将轨排与隧道地面牢牢固定在一起,使之形成整体道床轨道。最后利用移动式闪光焊,焊轨机组现场将25米短轨焊接成无缝线路,铺成一条完整的地铁轨道。他们一般白天将轨排运送至隧道内,晚上进行混凝土浇筑,一天能铺轨100米。
焦点三:地铁运行时地面有噪音吗
地铁一旦运行起来,会有噪音吗?地面上能感受到震动吗?答案是没有。“首先地铁正线铺设的轨道都是无砟轨道,这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轨道技术,本身就减震减压作用较好!”马德胜介绍,在地铁施工中,他们主要采用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梯形轨道床等方式,以达到减震和减噪的效果。
最普遍用的就是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它的减震和减噪效果是最好的,基本可以减少噪音25-30分贝。近年来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等城市的地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在现场记者也看到有的轨枕与普通的轨枕不同,它将轨道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平台上,平台再放在由柔性弹簧组成的隔震器上。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沿线高层建筑及周边居民的影响。简单说来就是,钢弹簧浮置板是弹簧式的,将轨道悬浮起来,减震效果更好些,但造价相对高些,是普通轨排的4倍,其施工起来也要复杂约4倍,一天也就铺设约50米,但其减震减噪效果也是最好的。“有了它,列车就相当于行驶在沙发上一般,噪音明显就小了,在地面上根本感觉不到噪音和震动,而乘坐地铁列车的人也非常舒服,根本感觉不到它的震动。它主要设置在区间隧道内,如省中医院、309号院、石家庄飞鸿学校等地。”马德胜形象地比喻。
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为梯形轨道床,其减震、减噪效果仅次于钢弹簧浮置板。由于其轨枕结构形似“梯子”,故通常称“梯形轨枕”。梯形轨枕、减振垫与钢轨、扣件形成的梯形轨道床成为双弹性叠合梁,起到了双重减振、减噪作用。这主要用在1路终点站、谈固小学等地。
焦点四:地铁铺轨与高铁有何不同
那么地铁铺轨与高铁铺轨有何不同?马德胜表示,其工艺基本是一样的,但地铁施工难度大。高铁铺轨大部分是在较为空旷的场地上进行,每一段25米的钢轨可以直接在焊轨基地进行无缝焊接、打磨,拼接成500米长的钢轨并直接进行铺设作业,因此每天能铺约6公里。而地铁铺轨不一样,由于其施工地面在地下20米处,施工场地狭窄,轨排需要在地面上组装完成,然后再通过只有35米长的轨排井进入到地下,然后再通过铺轨龙门吊或轨道车运送到指定地点进行安装,其施工难度较大,每天也就能铺轨100米左右。
□文/记者冯月静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