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第二季度初步摘掉重污染帽子(2)
今年1月份,省会达标天数为二级6天,五级以上重污染天数为12天;2月份达标天数为一级1天,二级7天,五级重度污染天数8天;3月份达标天数为一级1天,二级11天,五级重度污染天数5天。4月份,达标天数一级优2天,二级良10天,相比3月,虽然优良天数没有增加,但四级以上污染天数共减少7天,其中重度污染天数从5天首次降到了零。
之后的5月、6月份,不但重度污染以上的差天消失不见,而且优良天终于占了上风,均占了当月的三分之二。这两个月,省会空气质量在74个重点城市排行榜中初步摆脱后进局面,从曾经的重污染城市扭转为轻污染城市,这也是自2013年施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来省会空气质量的最好成绩。
深入
春天颗粒物占主流,夏季臭氧作祟
环保专家分析,石家庄的大气污染季节性特征明显,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污染特点。
他分析说,在采暖期,石家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和细颗粒物,呈现典型的煤烟型污染特征。而在春季风沙期,颗粒物污染更为明显,扬尘污染特征突出。进入夏季后,主要大气污染物变为细颗粒物和臭氧,复合型污染特征愈发明显。
其中,5月份的污染天气中出现了4次臭氧的身影。进入6月以来,臭氧更是频频“刷存在感”,在6月上旬的10天中有7天占据了首要污染物,4个超标天中有3个因臭氧超标,唯一一个中度污染天,也是源于臭氧“捣乱”。而在6月整个月中,首要污染物为PM2.5的占10天,PM10的占了8天,臭氧则独占了三分之一月,达到了10天。
“臭氧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叫季节性污染。一般5月-9月浓度比较高。”对此,环保专家介绍,夏季臭氧成为首要污染物,已成为一个大气污染规律。臭氧污染一般从每年四五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其中6月-8月浓度最高。
建议
持续控煤,提高燃油标准
环保专家分析,今年石家庄重污染天气减少,空气质量状况改善,大气通透性明显增强,光照紫外线强度加大,这也加剧了臭氧的转化形成。目前,臭氧同比去年改善幅度不明显,但其平均浓度仍远低于国家二级标准160μg/m3。
从上半年的空气质量状况来分析,环保专家认为,石家庄大气的污染特征呈现由“煤烟型”、“混合型”向“复合型”转变的趋势。而煤炭所占比例过高的能源消费结构和高污染、高排放的工业结构,引发大气污染物过量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
专家建议,一方面,石家庄仍需大力“控煤”,将“污染削峰”作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针对夏季开始频频作祟的臭氧,专家建议,要解决臭氧污染问题需要从方方面面采取措施,最重要的是减少臭氧前体物的排放。“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是臭氧的两大前体物,这两种污染物大量产生于机动车尾气排放、煤炭燃烧和石油化工行业,因此通过提高燃油标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降低工业生产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等方式,也有利于防治臭氧污染。”专家说。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