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县刘祝村建道德协会促文明
□陈彩燕 郝卿
存好心、当好人、有好报,德行天下,百善孝为先,知荣弃耻……如今,走进大城县留各庄镇刘祝村,随处可见一条条醒目的道德标语。村委会的宣传栏上贴满了孝敬老人、勤俭自强、教子有方等方面的模范典型事迹,全村洋溢着一股和谐向善的气息。村民们说:好村风的形成离不开村道德协会的努力。
前些年,刘祝村村民的物质生活虽然好了,但一度夫妻吵架、不孝顺老人、兄弟不和、奢侈浪费、邻里纠纷等现象时有发生。72岁的刘占福老人对此十分忧心,他和村里几位同样热心村街事务的老友一商量,在村“两委”的支持下,于今年3月建立了村道德协会。该协会本着“扶正祛邪”的原则,专门挖掘并宣传村里的好人好事,弘扬文明新风。
该道德协会共分访谈小组、审编小组、监督小组、宣传小组、社会矛盾协调小组等十个小组,每组由2至5名协会成员负责。访谈小组由品行好、人缘好的妇女组成,她们负责搜集村街的好人好事,汇报给材料审编小组。审编小组由退休教师、干部组成,负责根据访谈小组的表述,编辑成文字,汇报给监督小组。监督小组审核后,再由宣传小组进行广泛宣传。
在大力宣传表彰道德模范的同时,刘祝村道德协会还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文艺宣传队、书法小组。红白理事会提倡厚养薄葬,规定办丧事不准摆酒席,统一吃大锅菜,以杜绝大操大办、攀比浪费。文艺宣传队每晚都组织开展文艺活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书法小组定期组织书法笔会,组长刘虎生还利用每周六下午半天时间,义务辅导村里的孩子学习书法。
协会自成立以来,先后宣传表彰了照顾患病丈夫28年的好妻子、友爱弟妹的好兄长、孝养婆婆的好媳妇等13个道德典型。村街大喇叭每周两次广播这些村里的道德典型,号召全体村民向他们学习。
短短3个月的时间,刘祝村道德协会已赢得了村民的交口称赞,协会成员也由刚刚成立时的十几人发展到60多人。孝敬父母、兄友弟恭、邻里和睦、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在村里逐渐形成。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