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武安女子19年收养75名弃婴 从百万富翁变贫困妈妈(2)
李利娟正在看着孩子做功课。京华时报记者赵思衡摄
事实上,早在4月27日,李利娟刚捡了一个脑积水弃婴,在此2天前,李利娟从附近教会门口领回第73个孩子,是个患有多种先天疾病的男婴,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
从1996年5月,李利娟开始收养四川籍的第一个孤儿起,19年来,75个孩子走进李利娟的生活,喊她妈妈。目前69个孩子已上了户口,户主是李利娟。因为多次出警处理,当地民警对领养流程再熟悉不过了。民警李刚(化名)说,自己出警四五次了,一般在出警取证后,会先寻找孩子父母,调查无果后会通过公安局技术部门采集DNA等一系列程序后,再由李利娟领养,因“爱心村”是在2006年就已在武安市民政局注册的正规民间组织,故在调查证明等完成后,给小孩上户口并不困难。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心酸的故事,他们中80%是因残疾或疾病而被遗弃的,剩余20%的孩子是遭遇矿难或是家庭变故的孤儿。目前,急需手术救治的还有4个患兔唇、3个心脏病、3个脑瘫、2个脑积水等15个小孩。
“虽然手术费用缺口还有一百多万,但很欣慰没有一个孩子在我手中夭折,尽管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但我们始终在一起。”这些孩子中,最小的还没满月,大的24岁。在得知李利娟的事迹后,目前,已有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嫣然天使基金等公益组织与其接触,帮助解决孩子手术治疗等问题。
曾经的百万富翁
李利娟是武安市人,从小在城里长大,八九十年代做服装生意的她就已是百万富翁,而今46岁,俨然是个农村妇女,做事麻利迅速,皮肤黝黑粗糙。为了一群孩子的生计,李利娟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烧水做饭,打扫庭院,开始一天的忙碌。“我的一天就像行军打仗一样,紧张忙碌。”6点左右,20多个要外出上学的小孩被陆续叫醒赶到厨房吃早餐。随后,李利娟又开车将他们送到七八公里外的武安市学校读书。
“孩子们的身世已经很可怜了,我希望知识能改变他们的命运。”为此,这群孩子中,只要一到上学年龄,身体状况允许,李利娟就想方设法把他们送到学校读书。课外还让孩子们上拉丁舞班、学毛笔字等。目前,这群孩子中有10个孩子在市里读高中,10个上初中,10个上小学,11个上了幼儿园,还有1个上特教。目前李利娟已经培养出3个大学生,1个考上公务员。
把孩子们都送到各自学校后,已是早晨8点多,李利娟又开始出摊做生意。摊位是一个10多平米的简易板房,摆鞋摊、卖饮料等,用这些收入补贴家用。下午放学后,李利娟带着孩子们返回山上,家里还有大大小小30多个孩子等着她。辅导作业、做晚饭、给生病的孩子熬药、按摩,哄年纪小的孩子睡觉……做完这些,往往就已到深夜11点多了。“利娟太不容易了,她太累了!”61岁的邓慧莲老人这几年一直在山上帮忙照顾这些孤儿,她告诉记者,李利娟浑身都是病,但一直咬牙坚持着,“如果她倒下了,这些孩子们可怎么办?”
所幸“爱心村”有许多人过来帮忙,有12个照顾幼儿的保姆奶奶,以及司机、厨师等各1人,他们都是来自邻村或本村的村民。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