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一农家五世同堂 婆媳半世纪没红过脸(图)(2)
喂老人西瓜。(左为儿媳史计玉,右为婆婆张俊)
婆媳关系好 相处半世纪没红过脸
人说婆媳之间的关系难处,但在李家,婆婆就是妈,儿媳就是闺女。您看,在记者采访时,70岁的儿媳史计玉正拿着西瓜喂90岁的婆婆张俊呢,史计玉还像哄小孩一样对婆婆说:“听话,今天天热,您得多吃西瓜才好!”
42岁的陈田芳是李政广的妻子、张俊的孙媳妇、史计玉的儿媳妇。据她介绍,1994年她经人介绍认识了李政广,两个人的感情非常好,最终到了谈婚论嫁。不过,陈田芳听说李家人多,长辈多,尤其还有奶奶,年轻的她担心与他们相处不好。李政广什么也没说,只安排了一次见面机会,陈田芳心里的石头就落地了。
原来,李家包了一辆公交车,全家人到抱犊寨游玩。游玩时家人对陈田芳照顾得十分周到,尤其是婆婆史计玉、奶奶张俊,像对亲闺女、亲孙女一样待她,使得她感动得偷偷落泪,最终同意嫁入这个大家族。
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式的大家族开始分化成各个小家庭,李家人也分散成近20个小家庭,即使如此,李家人依然联系紧密,仍然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往来频繁。
张俊老人自己没有传承“子女不远走不远嫁”的家训,但她却将这家训传递给自己的子女。她的4个儿子、3个闺女都在正定县城内生活,所以虽然不在四合院过“集体”生活了,但守家尽孝的传统所有儿女都在恪守。
如今,陈田芳有了自己的楼房,但很多时候在婆婆家吃住。昨日她一会儿拉拉奶奶的手,一会儿整理整理婆婆的头发,十分亲热。
“奶奶、婆婆一直教育我们几个要尊老爱幼,凡事不能太计较。”陈田芳说,奶奶张俊一生豁达宽容,在村里拥有极高的威信,“善待每一个人、心宽是奶奶长寿的秘诀。”值得一提的是,奶奶和婆婆相处了半个世纪都没有红过脸,“这都是我们小辈该学习的,我和婆婆相处20年也没红过脸!”
子孙恪守家训
工作尽职待人热心
陈田芳是公交132路的车长,她对待乘客热心周到,尤其善待老人。一次有一位老人坐车找不到家了,陈田芳几番周折联系到其家人,又热心将老人送回了家。而且陈田芳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先后多年被评为先进和劳模,她不仅对家人和气,对外人也是热心传承和发扬着李家优良的家风。
陈田芳的丈夫李政广也是公交司机,他说,小时候他曾偷过奶奶腌制的鸡蛋,结果被奶奶逮住了,自那以后奶奶经常教育他,做人要本分、不违法不乱纪,更要善待他人。
李政广对奶奶的话记忆犹新,开公交车时遇到晕倒的人,二话不说送到医院去。有一次他开车发现一辆面包车侧翻,下车就去救人,从面包车内拉出来两个人。
还有一次,一辆出租车发生自燃,他拿起灭火器冲下公交车,很快灭掉了出租车上的火。当他回到公交车上,全车乘客给予他热烈的掌声,“当时我心里热乎乎的!”
李子婷今年24岁,是李家“子”字辈子孙,她管张俊叫老奶奶。大学毕业之后她嫁到邻村,传承了老奶奶子女守家尽孝的传统。而在传承“家和万事兴”的家训上她颇有“成就”。
嫁入婆家以后,她待婆婆像待亲妈一样,今年母亲节她邀请婆婆参加酒宴,还给婆婆买了一身得体的衣服,乐得婆婆合不拢嘴,不停地夸李家的教育好!
李子婷生了儿子,已有4个多月,小家伙虽不是李家人,但李子婷说要传承李家的家风,她要把李家的优秀传统带到婆家去。
如今,张俊的子孙们在各行各业工作,他们时刻在恪守着老人家的“家和万事兴”,并将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仅对家人和气,对外人更是热情、和善。
征集:家训家规或许是先辈留下的一本书,或许是先辈传下的一句话,或许没有文字没有言传,只是先辈的身体力行、一颦一笑。只要您仔细回忆总能发现,其实,自己的家庭或多或少都有家训家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相信,围绕着家训家规好家风,每个人、每个家都有一个故事。如果您家有好的家风故事,请拨打96399,告诉我们。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