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深度聚焦 正文

解读年度热词·新常态(上)新常态的“大逻辑”(4)

时间:2014-12-20 19:07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新词汇 折射大趋势

新常态,英文中写作New Normal。当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创出这一名词时,其绝对想不到这个词汇数年后会受到如此这般的关注。

12月1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之此前该提法被反复重申,关注中国经济走势的人们在今年开始系统学习和研究这一词汇的所含所指。

此前,北京APEC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对这一词汇首次系统阐述,吸引了全球经济界予以关注。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最初赋予这个词汇的意义,表示宏观经济从繁荣到衰退再到正常的恢复过程。而在中国,这个标志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词汇,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增长速度从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新常态”作为一个普通词汇,从最初被国家领导人提及到成为国家经济治理的高频词,用了7个月时间。7个月来,“新常态”在国家高层口中每一次出现,其内涵都会有进一步的丰富。

而今,解读“新常态”,专家认为,其意蕴丰富。“新”意味着突破旧气象、再创格局,“常”要求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而“态”则与“健康态”的涵义相通。

认识新常态,既要认识到其所标示的对经济增速放缓现状的接受,更要认识到其所蕴含的机遇和战略新取向——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

成为治国理念的“新常态”,对经济发展进行了再定位:“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而“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则道出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目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专家认为,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才能认清大势,主动适应。

文/河北日报、河北网记者 董立龙

相关新闻:

河北美术学院曲阳石雕创作实践启动仪式开幕

共享单车现身美国华盛顿 骑行费用为半小时1美元

传授直播技巧 一高校开设“网红学院”引争论

武汉一大货车同一地点加塞66次 扣分达180分

陕西千阳县师生上学途中被野蜂蜇伤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