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年度热词·新常态(上)新常态的“大逻辑”(2)
改革激活内生动力, 企业和市场须有新应对
家在保定的曹先生日前从一家英语连锁教育机构离职,转投一家地产集团。后者是一家知名的工业地产开发公司,正在筹办一所大学,目标是对工业地产用地所涉及的农村人员进行专业教育和培训,同时为进驻的工业企业提供人力资源。
“这所大学也像一座工厂,受教育者一进一出,就达到了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和条件。”曹先生说,感觉这家公司的举动,契合了中央宏观的部署——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的确,中央对于新常态的描述不仅有着“三驾马车”这样宏观层面的概括,也有着对生产和市场层面的描述。
专家认为,在技术给定条件下,一国长期增长的动力主要是资本积累和劳动力提供,即要素投入是长期增长关键因素。但在要素约束条件更加严厉情况下,经济增长就需要内生动力。
在中国,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
“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中央这样描述生产要素方面的新常态。专家认为,这种提法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相符合,中国将强调人力资本重要性。如果通过改革基础教育体系和职业培训制度,中国依然庞大的劳动力人口将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本,这会维持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一个值得关注的信息是,教育部人士透露,将从现有本科高校中划出一部分,推动他们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新常态下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组织方式,首先要告别老大笨粗,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中,要对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抱平常心态,相反如果不升级,被别人“动了奶酪”也许是迟早的事。
专家解读,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前景中,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
12月12日,国务院再度简政放权,将电信业务经营许可、道路货运经营许可证核发等2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取消景观设计师等68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
专家解读认为,这样的举措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以壮大市场主体力量,是新常态中关于市场竞争的新注解。从市场竞争特点看,国内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
由此,专家视野中,经历了2013年改革开局年,2014年改革筹划年之后,2015年将是改革落实年,深化改革开放,围绕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绿人集团小核酸美白祛斑新品震撼行业!
- 2CIMAE 2018扬帆起航,招商工作全面启动
- 3楼市最前线:年终发力 精装公寓哪家强?
- 4逃离“蜗居”生活 庄里改善住宅项目推荐
- 5年末返乡置业 这些盘更适合演绎“双城记”的你
- 6大牌驾到!石家庄目前都有哪些品牌房企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