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深度聚焦 正文

揭秘“雪龙”号救援俄罗斯客轮历险

时间:2014-09-16 22:17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雪龙”号在南极执行任务。

“雪龙”号在南极执行任务。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摄

□河北日报、河北网记者 董立龙

在南极中山站,有一根两米多高的方向标,标牌上写满了与祖国各大城市的距离,其中一条写着“石家庄12317公里”。如此遥远的一个距离,却被两位南极科考队员拉近了——9月12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走进河北,先后在河北科技大学、河北艺术中心与大学生、社会公众进行交流,讲述他们在南极的故事。

首次完成环南极航行、紧急救援俄罗斯遇险船只……1984年11月首次组队考察南极迄今,中国启动南极科考将满30周年,作为最近一次赴南极的科考队,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队员在南极经历了怎样一段不平凡的旅程?

救援俄罗斯客轮

到堪称世界寒极、风极、旱极的极地去考察,注定要充满危险。但新华社女记者张建松参加的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所遭遇的危险却比以往更多了一些。

“极地的挑战,是绝大多数人想象不到的。”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综合处处长夏立民,曾六赴南极执行科考任务,出任了第30次南极科考队副领队。他介绍,冰雪覆盖之下的南极大陆上,布满了冰裂隙,这些冰裂隙宽的能吞掉雪地车,深的可达上千米。

然而本次科考所遭遇的最大危险,却不是这些冰雪覆盖之下的“地狱之门”,而是浮冰的围困。

危险发生在救援俄罗斯客轮“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的过程中,张建松还原了危险到来的那一刻——

2013年圣诞节那天,“雪龙”号接到了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发出的海上最高等级的求救信号——这艘被困在南极冰区的客轮,载有22名船员和52名旅客。

600多海里紧急驰援,历经50多个小时之后,“雪龙”号抵达距离遇险船只有7海里的密集浮冰区时,科考队却发现周边海冰厚度超越了自身的破冰能力,“雪龙”号也深陷浮冰之中。

“有件事情,当时我在报道中没提,现在可以解密了!”张建松介绍,就在科考队准备实施救援的前一天夜里,“雪龙”号被浮冰推到了一座冰山面前,与冰山相撞——一个光想想都让人恐怖的危险就摆在面前!

科考队的领队、“雪龙”号的船长召集一些高级船员开会,悄悄布置了脱困方案,其中甚至包括弃船的预案。而对俄方船只的救援却未停止,科考队用直升机将俄方52名乘客转运至同时赶来救援的澳大利亚船只上,同时也请求澳方船只滞留一天,以备“雪龙”号可能遭遇不测时救援。

张建松用自己的镜头和文字记录下了“雪龙”号最后脱险的过程。9月12日,她展示了一张照片,照片中,“雪龙”号前方密集的浮冰间裂开了一条闪电形状的水道,她说,在最绝望的时候,“雪龙”号迫不得已采取的是最危险的突围方案,而这条水道就在那一刻出现在船头,等船离开浮冰区后,回头再去拍摄时,水道已经看不到了。

船长是船上的灵魂。张建松描述,突围成功后,在大海中航行27年的“雪龙”号船长哭了,他说,“这是我人生中遇到的最大挑战,几乎用尽了我所有的能力和智慧,再加上运气,才能把大家安全带回到亲人身边!”

相关新闻:

河北美术学院曲阳石雕创作实践启动仪式开幕

共享单车现身美国华盛顿 骑行费用为半小时1美元

传授直播技巧 一高校开设“网红学院”引争论

武汉一大货车同一地点加塞66次 扣分达180分

陕西千阳县师生上学途中被野蜂蜇伤

共5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