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深度聚焦 正文

武强县郭院村:村民食堂如何带出节约好风气(5)

时间:2014-07-10 23:33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郭院村村民食堂用餐台账。

阅读提示

6月20日,衡水市武强县周窝镇郭院村村民食堂被中宣部评为全国“节约之星”。

记者翻阅郭院村村民食堂用餐台账发现,从2012年6月成立至今,村民食堂总共操办了20多场红白事宴席,加上烟酒饮料,单桌花销最高不超过300元。“省钱又省心,细算下来比以前省三四成。”有村民在台账后面写道。

效仿郭院村的模式,如今,武强县已建起村民食堂15个,机关食堂公务用餐试点20余个。

你办酒席我来贺席本来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为何会成为治理的对象?小小的村民食堂,又如何撬动“人情”与“面子”的根基?带着上述问题,本报记者与武强县周窝镇郭院村村委会主任郭子正和武强县纪委党风室主任闫朋茂进行了这样一番对话——

村民食堂如何带出节约好风气

□河北日报、河北网记者 边慧[衡水报道]

到村民食堂来过事儿,比以前能省将近一半的钱

新闻纵深:很多媒体都在报道中提到,村民食堂建起来之前,村子是由红白理事会来管理各家婚丧嫁娶的,本意也是遏制铺张浪费之风,但是效果并不太好,这是为什么?

郭子正:这么说不准确,红白理事会效果其实不错,至少是刹住了二次请客的风气。

我们的白事理事会在1996年左右就有了,当时主要是考虑到白事的主家心情悲痛,很多杂事顾不到,就说村干部能帮就帮一帮吧,报丧、入殓、接待客人啊这些我们就管起来了。后来就有人提建议,说那把红事也管管吧。

农村办事儿一般是在冬天,农闲的时候。我记得是五六年前的10月份,村里决定就把红事理事会办起来,在电线杆子上贴了告示,大喇叭里也广播:“今年谁家再过事儿,从头一个开始,不许大操大办,取消二次请客!”全村一起监督,效果挺好,这股风就刹住了。

新闻纵深:大伙儿为什么对二次请客有意见?结婚是喜事,热热闹闹多吃一顿不是挺好的,说白了只是一顿饭呀。

郭子正:我们这儿原本的风俗就是结婚当天晚上请一次,后来出现二次请客是因为随份子的标准不一样,一般都是随个二三十块钱,但是也有关系好的随50、100的。随的多的这些人,主家就再请他们吃一次,这第二次比第一次的档次能高出好多。比如一般都是炒8个菜,第二次还要额外再加4个硬菜,鸡、鱼、排骨、肘子都得上,第一次抽7块钱的烟,第二次就得上20块钱的烟,第一次喝20块钱的酒,第二次就得喝50块钱的。

老百姓会算账啊,我随30块钱吃一顿,多加20块钱就能再吃顿好的,大家就都开始随50,主家第二次请客的花销就越来越高。这种风气一铺开,谁也受不了,喜事都变成负担了。

相关新闻:

河北美术学院曲阳石雕创作实践启动仪式开幕

共享单车现身美国华盛顿 骑行费用为半小时1美元

传授直播技巧 一高校开设“网红学院”引争论

武汉一大货车同一地点加塞66次 扣分达180分

陕西千阳县师生上学途中被野蜂蜇伤

共5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