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深度聚焦 正文

武强县郭院村:村民食堂如何带出节约好风气(4)

时间:2014-07-10 23:33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郭院村村民食堂菜单

规矩坚持的时间长了,就会对人的思想有影响

新闻纵深:就像郭主任说的,老百姓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谁也不想铺张浪费。而且在村庄这种小社会中,邻里之间都非常熟悉了解,一个家境差的人并不会通过一次大操大办就改变别人对他的固有认知,那为什么还会有一股又一股的攀比之风兴起来?

郭子正:好面子,这恐怕不只是郭院村或者武强县的问题,整个中国社会都是这样,要遵守人情社会的基本规则,比如别人请了你你要去参加,别人给你随了礼你要回礼,回礼要与别人送的相当甚至多出一些,办酒席时档次要够,不然就会被人在背后说闲话。

只要有一家富户大操大办一次,全村的富户就都会向他看齐,而只要有一家穷户向富户设立的标准靠拢,全村的穷户也都会以此为标准。还是那句话,越是小地方,榜样的力量就越强大,所以我们必须有村民食堂这样的地方做标杆。

新闻纵深:村民食堂是一种制度性的约束还是价值观的引导?

郭子正:我认为是两种功能兼具,规矩坚持的时间长了,就会对人的思想有影响。我不会一直都是村委会主任,但是我希望村民食堂能坚持办下去。

闫朋茂:短时间内更多体现出来的会是约束性的功能。过分的攀比实际上是一种异化的人情,所以我们要重塑村庄中良性的人际关系。在传统家族力量不可逆、现代司法力量又不可及的情况下,利用村级基层组织来重塑正面的社会风气,是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办法。红白理事会也好,村民食堂也好,实际上都是村民自治的产物。

但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实现价值观的引导,不光是村民食堂,县城机关的“廉政灶”也是如此,最后能在整个武强县形成文明勤俭的社会风气,这需要对这种好的形式和制度的长期坚持。

新闻纵深:二位都提到了“坚持”,怎么坚持?

郭子正:与时俱进吧。比如我们现在的标准是8个菜,以后条件好了,会变成10个菜,菜品档次也会提高。办村民食堂不是为了节俭而节俭,最主要还是大伙儿满意,少花钱也能把事办好。

闫朋茂:要坚持下去,就得把好事办好,不能变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我们现在的原则就是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比如有条件的村可以整合资源,建立村民食堂,没有条件的村可以采取市场的办法,通过流动租赁、政府搭建平台等形式,解决一村一户办不了的问题。再比如县直各部门“廉政灶”的建设也要契合部门实际,达到单位干部职工30人以上并且有空闲用房这个标准的,再按要求建“廉政灶”。

相关新闻:

河北美术学院曲阳石雕创作实践启动仪式开幕

共享单车现身美国华盛顿 骑行费用为半小时1美元

传授直播技巧 一高校开设“网红学院”引争论

武汉一大货车同一地点加塞66次 扣分达180分

陕西千阳县师生上学途中被野蜂蜇伤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