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深度聚焦 正文

武强县郭院村:村民食堂如何带出节约好风气(3)

时间:2014-07-10 23:33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郭院村村民食堂的餐厅。平时不用作食堂时,这里是一个村民议事厅。 边慧摄

越是小地方,榜样的力量就越强大

新闻纵深:现在村民食堂在全县开始推广,这个工作由县纪委负责。请客摆酒说到底是每家每户的小事,现在官方出面管起来,而且还是纪委这样的部门,合适吗?

闫朋茂:在农村这一层,纪委能约束的也仅仅是党员干部。我们不能硬要管到老百姓头上,只能要求党员,注意是“党员”,包括但不限于“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进食堂,不搞铺张浪费,从而带动全村形成节俭之风。

郭子正:越是小地方,榜样的力量就越强大。老百姓盯着的无非就是党员和村干部,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特别重要。

新闻纵深:武强县在2011年就出台了《关于禁止党员干部、国家工作人员婚嫁事宜大操大办的暂行规定》,当时在县城尤其是公务员的圈子里,大操大办的风气严重到什么程度?

闫朋茂:单说酒席的档次规模,其实大部分也在平均水平,但是有两个现象让我们觉得这股风气非治不可,一是公车迎亲,二是工作时间“吃请”。有时候我们到某个单位去,办公室都是空的,一说就是“参加婚礼去了”,还特别理直气壮。

农村里设村民食堂,很大程度上是老百姓迫于生活压力的现实诉求;而针对党员干部“治酒”,是党风政纪的内在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清正廉洁,而且有主动接受监督、带头移风易俗、摒弃世俗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的义务,要从政治的高度看这个问题。

新闻纵深:这些举措在推广时是否遇到过阻力?

郭子正:作为村干部,我觉得最大的阻力是我自己能不能撂下面子。

我有个厂子,收入还不错,以前就想咱是干部不能搞特殊,但咱条件也不赖,总得瞄着那一流的标准。我儿子是第一个在村民食堂过事儿的,当时心里还有顾虑,怕乡亲觉得我抠儿,但是过了之后发现以前不咋服我的人见了面也会主动打招呼,威信好像还高了。这说明大伙都是拥护这事儿的,关键是村干部能不能带个好头。

闫朋茂:摆酒之风说到底逃不开“人情”,“治酒”的阻力也来自“人情”。

比如我们现在在婚礼现场有专人监督,查你的桌数、菜品是不是超规,工作时间在单位也有人盯着,看你有没有工作时间去“吃请”。这些以前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的事,一旦开始严查,就免不了要得罪人,而且县城就这么大点儿地,可能婚礼的主家是你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事,可能工作时间去“吃请”的是你的领导,你好意思一查到底吗?必须好意思,有人说我们“左”,但我们说这叫“正”。

相关新闻:

河北美术学院曲阳石雕创作实践启动仪式开幕

共享单车现身美国华盛顿 骑行费用为半小时1美元

传授直播技巧 一高校开设“网红学院”引争论

武汉一大货车同一地点加塞66次 扣分达180分

陕西千阳县师生上学途中被野蜂蜇伤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