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气回肠的壮歌“最美崇礼人”候选人掠影(二)
最美崇礼人,崇礼你最美。因为你的建设奉献坚守,城市有了新标杆;因为你的柔性执法,城市有了人情味;因为你的创业奋斗,城市有了精气神。环卫工人、出租司机、基层干部、林业标兵……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忘初心,用行动诠释了职业,诠释了“真善美”。崇礼,因为有了你们而更加美丽。
康秀亮:逐梦青山不言悔
他翻山越岭、 挥洒汗水, 让这里变得树木葱笼。
他尽自己所能发出光热, 使得这一方山水独秀。
康秀亮, 崇礼区林业局造林站副站长, 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专业的研究生, 为了自己热爱的专业,放弃北京10多万的年薪,一头扎在崇礼的茫茫林海中,一干就是5年。这5年,他以山为家, 以林为伴, 默默无闻地把自己的青春汗水奉献给了崇礼的造林事业, 造就了一座座绿色大山, 用忠诚与敬业谱写了一首青春之歌。
他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年度造林作业设计外业调查,作业设计编制和年度林业工程验收工作。首先要在地图及林相图上选取符合设计要求的林区作出标示; 对标示好的林区进行实地勘察,确定是否满足项目要求; 对符合抚育要求的林区进行小班划分、 标准地调查及采集小班照片,对符合造林补贴的林区进行造林地块等相关专业调查, 并进行记录。 每年有一半的时间来实地踏查每座山坡, 每一条沟的位置、高度、深度、坡度、 土层厚度、 适应树种。 来造林站的5年时间里他踏遍了崇礼的山山水水,在地图上能准确说出造林面积和造林品种, 同事们称他是造林站的 “百科全书”。
在此期间, 负责完成了崇礼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项目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等项目, 还参与了崇礼县申办2022年冬奥会绿化工程和崇礼区2016年重点区域绿化工程的前期调查工作, 并参与编制了申奥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作业设计编制、工程质量监督和验收工作。 他所在的造林站共计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4.6万亩,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项目4.75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项目17.3万亩,申奥绿化项目3万亩……
当问及还有什么让他印象深刻的事情时,康秀亮说,我们的工作很平凡, 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记,成绩代表过去, 今后的工作任重道远。
彭勇:崇礼“的哥”好样的
“做老实人、 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是彭勇的做人原则。 当出租司机后, 他又给自己定了两个原则: 做有职业道德的司机, 做对得起良心的人。
彭勇1996年下岗后,干起了出租车司机。“作为出租车司机,首先要保证乘客的安全,从乘客上车那一刻起, 我就得对乘客的一切安全问题负责, 包括乘客的随身物品等, 一定要让乘客放心”。这些年无论是落在车上的衣物,还是贵重物品, 只要乘客一下车, 他都会仔细检查、提醒,做到不让乘客遗落任何物品。钱包、证件、 手机落在车上都是经常事, 他都会凭记忆送还给客人, 有时候当时想不起是哪位乘客遗落的, 他都会上交到公司, 让公司尽快找到失主。 只要坐过他车的乘客都会为他竖起大拇指。 正因为他的人品, 好多乘客下车前都会留他的电话, 需要出门就直接打给他。 自从进入出租车行业后,他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并被评为行业先进个人。
2015年冬天, 又是崇礼的滑雪旺季, 路上积雪很厚, 他把老顾客刚拉到滑雪场, 车还没停稳, 一个人就急匆匆的跑过来说: “雪场有人受伤了,司机快帮帮忙。”彭勇二话不说,把伤者抬上车, 送到县医院, 协同另一名乘客把伤者送往抢救室。
就在今年7月深夜,彭勇从市区送客人返回崇礼的路途中, 发现一辆小轿车和一辆翻斗车相撞, 看到对面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惊慌地招着手, 他方向盘一转开了过去, 另一个小伙子已满身是血, 彭勇下车马上把伤者抬上了车, 带伤者去县医院, 并垫付医药费抢救, 随后又帮助伤者转院。 当他返回县医院卫生间, 把手上的血渍清洗干净,回到家已经是零晨一点多。对于彭勇来说这样的事已经不是一两件了, 他说, “能够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来为伤者争取最好的治疗时间, 或是挽救一条生命, 我作为出租车司机责无旁贷!”。
李春:勤劳朴实的环卫工
他个子不高, 一身桔黄色的工作服, 一只白口罩, 看到记者走过来,把口罩从一侧摘了下来, 脸上露出浅浅的微笑, 笑容中透出勤劳朴实。
李春是京环环境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的一名环卫工人。 提起他, 工友们都赞不绝口, 称他为“好大哥”。 59岁的李春,为了照顾其他组员,主动要求调到高速北出口地段工作,负责道路清扫、垃圾的处理。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从来没有过任何怨言,道路清扫卫生始终做到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节日和平常一个样、下雨和晴天一个样。
今年1月8日,李春照例去路上扫雪,突然发现雪堆上有个黑色的钱包,他捡了起来,里面有身份证、银行卡等各种证件, 还有一沓现金。扫雪的时候还没有,像是刚掉的,他一路小跑向前面的人追去。 “同志,同志,等等,你看你有没有掉东西?”失主一摸裤兜, “呀!我的钱包丢了”。李春问明情况把钱包还了回去, 失主连连表示感谢,拿出二百元钱表示感激,但是被李春婉言拒绝了, “这没什么,捡的东西本来就应该物归原主!”,然后扭头又开始了清扫工作。
6月20日下午,李春正在推着电动垃圾清运车做道路清扫保洁时,迎面开过来一辆车,车速很快,他为了躲避车辆,自己随垃圾车一起掉到了路边的沟里,司机停下车后, 打量了他一翻,问他身体情况,要不要去医院, 他说自己没事。由于腹部受到挤压,总有些隐隐作痛,有时候一边干活一边用手捂着肚子, 组长知道后对他说:“老李,要不你休息几天吧,身体重要。”李春笑笑说: “没事儿,大家伙都在加班加点的忙,我怎么能休息呢!”
就这样,为了城市洁净,他日复一日挥动着手中的扫把。他整天与脏臭为伴,为的是让市民少见脏、不闻臭……每次受领导表扬后,李春都会笑着说: “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我会更加努力工作,更要服务好2022年冬奥会。”
郑欣然:阳光成长美少年
美德无关年龄,这个阳光青春的美少年用自己的善良、热情弹奏暖人心扉的歌,用扎实的努力行动描绘理想之花!
走进西湾子小学, 全校师生几乎都知道五(6)班班长郑欣然。大家眼中的她,是一个阳光女孩,充满爱心、自强自律、品学兼优、全面发展;她参加学校活动、各种比赛,多次获得五好少年、 西湾小之星、 学习标兵、 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等各种荣誉。这位脸上挂着自信的微笑、双眸透出聪慧的校园之星以自己的行动不断地为胸前的红领巾增光添彩,成为同龄小学生的榜样。
郑欣然成绩优异、酷爱读书,攒下的零花钱她全部用来购买书籍,最满足的就是每次考了好成绩,可以去书店把自己喜欢的书买个够。11岁的她别看年龄小,读的书可不少。不仅爱看 《窗边的小豆豆》、 《皮皮鲁和鲁西西》这样的儿童读本,还爱看 《西游记》等中外名著,尽管只能看这些 “大部头”的青少年读本,但在小学阶段已经十分难得。课余时间,郑欣然经常给小伙伴们讲这些名著故事, 俨然大家的小老师。 她说,“我的理想就是长大后当老师,让更多的人拥有更多的知识。”
郑欣然兴趣广泛,读书、画画、跳舞、唱歌、弹琴样样都爱。8岁时, 她参加亚洲杯国际标准舞锦标赛,获得了个人组银牌的好成绩。她多次参加区里的文艺演出,去年还参加了崇礼区春晚,以精彩的表演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她爱书法,经常临摹练字。今年10月,她还在北京多米诺骨牌比赛中获得了铜牌。
在学校她是好学生、好伙伴,在家里她是好女儿、好姐姐。每天做完功课后,她抢着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是爸妈贴心的小棉袄。对不满两岁的弟弟,她疼爱有加。妈妈上夜班时,她帮着爸爸一起照顾弟弟,给爷爷奶奶捶背揉腿……她用行动诠释了自己对尊老爱幼的理解。
闫宏斌:执行法官的苦与乐
多年来扎根基层、 勤奋工作、 精心办案, 25年如一日, 默默奉献在执行一线,凭借对司法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闫宏斌得到了同事的信任, 更赢得了基层群众的支持。
1992年至2004年,闫宏斌在崇礼区石窑子法庭一待就是13年。13年里,天气无论多么恶劣,时间无论多么晚,只要是工作的需要,他都会立刻出发。他工作的大部分时间就在风雪路上、在泥泞深坑中、在黑夜的乡间小道上,而当时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走得最远的一次,他翻越了4道山梁,打早走、下午4点多到,为的只是办理一桩离婚案件。就是这样家庭纠纷、人身损害、打架斗殴……在他办理的案件中很少遇到大案要案,每办一件案子都需要付出大量艰辛的工作,但每件案子都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只要他经手从没含糊过。
2004年,他调入了区法院执行局,在许多人看来,执行工作并没有审判工作那么复杂,做一名执行法官远比做审判法官要容易。 其实不然,当事人双方的不理解、 工作做了却不为人知晓、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作为法院执行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担负着执行的重责,也不断迎接各种挑战:今年9月份,因一起几年难以执行的案件, 闫宏斌长途奔波于崇礼和哈尔滨两地,最终由于长途奔波和水土不服,住进医院;曾经有当事人拿出5000元钱来感谢他执回十几万元的案件款,被他婉言谢绝……长期一线工作,使他劳累成疾,2007年1月更是将脾脏切除,还做了胃底静脉截流手术。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看到当事人满意而归, 看到一起起矛盾经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化解,闫宏斌觉得身体的疲倦已不足挂齿,这就是作为法官的最大满足。
李东明:奋斗的青春更美丽
“服务可能不到位, 但态度一定要好。” 李东明凭借多年来的诚信和坚持,让自己的创业之路走得更加坚实、 自信。
2010年,李东明返乡创业,秉承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保洁公司,发展成为崇礼区有口皆碑的家政服务中心,并且解决了103名下岗无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李东明放着在北京好好的饭店不开,选择回乡创业,而且要投身不被人看好的家政服务行业。他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家政服务业创业,有一点对他影响巨大:当看到崇礼旅游业日益火爆,而当时家政服务业却是一片空白,他感觉到在崇礼创业发展机会来了,于是回乡创业成立了 “为民家政服务中心”。
创业之初, 李东明带领几名员工从家电清洗、外墙保洁开始做起, 最让他 “难堪” 的是,提着水桶到处给人家擦玻璃,遇到了一起转业回家的老战友,这是最让他尴尬的一件事情,让这个在部队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在参加保卫大庆油田抗洪抢险中荣立三等功的军营硬汉感到无地自容。但也是从那时起,他再也没有抹不开的面子,全心全意干起他的家政来,经过多年的辛苦打拼和努力开拓,他的业务范围也逐步拓展到日常保洁、 保安、 厨师、 服务等领域, 现在“为民家政” 已叫响崇礼市场, 公司员工遍布云顶、 太舞等各大滑雪场, 并与全区23个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托管合作业务关系。他还带来员工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在托管的敬老院的服务管理业务中,募捐5.3万余元,帮助老人们配备齐床单,被罩等生活用品。
面对冬奥会,崇礼家政服务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李东明表示,更好服务冬奥,构建文明城区,呵护洁净城市,是他和员工们将立足本行业,奋斗的又一个目标。
赵建东:城市秩序的“守护者”
对一名城市管理者来说, 战严寒、 抗酷暑、 加班加点实属家常便饭, 尤其是遇到重大活动或节假日, 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多年来, 赵建东和他的队员们为了美丽崇礼, 一直在默默付出。
赵建东作为区城管局执法大队大队长,负责全区的城管执法任务,作为冬奥城市,市容市貌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就会损害整个城市形象。 正因为工作比较特殊, 每天不管多晚,他都要把辖区每个监察点巡视一遍,确保各个路段干净、通畅、安全后才回家。
作为大队长只要工作还没有做完,他就放弃休息时间,带头加班,实在太晚,就直接睡在单位。 有时候在家吃完晚饭, 对队里的事放心不下,于是他立马赶到单位,就这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带动队员,凝聚人心,激发干劲。在清理老城区占道经营等问题时, 他通过前期排查摸底,多方积极沟通,带领队员取缔了让市民苦不堪言的马路市场,规范了沿街店家占道经营、无证设摊等行为。但在整个过程中碰到的却是一块块 “硬骨头”: 沿街商贩恶语相投, 水果贩子拔刀相向,拆除违章建筑苦口婆心……成绩的背后是太多的委屈。
“城管的具体工作, 仅靠执法是不行的; 要想消除一些影响城市秩序的现象,仅靠 “堵”也是不行的。” 工作中, 他深刻地体会到, 只要和小商贩换位思考,和他们做朋友,没有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一次,他主动跟占道经营的水果摊贩聊了半个多小时,告诉其可以把水果拉到临时疏导点售卖,也可以去农贸市场正规的摊位。
如今,崇礼大大小小的街道井然有序,这些都是通过很多次集中整治换来的,而每次中队整治, 总是少不了他的身影, 因为他觉得作为队长,他就得冲在最前面。
许文博:公益路上不停步
这些年来, 他工作虽忙, 但从未停止过做公益活动的脚步, 他正以实际行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今年36岁的他, 已经任职 “992大家帮”张家口站站长4个年头,并被河北交通广播授予2014、2015年度 “992十大好人好故事”荣誉称号,站内的爱心成员也已经增长到500多人。
“社会需要爱心,善心就在一念之间,也许一个举手之劳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是他经常挂在嘴上的话。出生在崇礼区高家营镇朝天洼村的他, 自幼家境贫寒,从小受到许多人的帮助,立志将来也要做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人。
2012年先后两次募捐, 为崇礼驿马图乡大水泉小学的学生, 捐助了15台电脑, 课外书800余本, 文体用品50套。 并对该校2名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帮扶计划;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他和河北省红十字会救援队连夜奔赴灾区,并带去团队筹集的3万多元的捐款。
2014年, 他联系了河北交通广播节目组,通过 “992大家帮”这个平台,为身患绝症的苏哲同学筹集了40万元的捐款,解决了苏哲高额的后续医疗费用。同年10月他带着上万斤的葡萄来到省会石家庄叶子广场,通过义卖为先天性腿部畸形的涿鹿县 “板凳少年” 白宏伟筹得20余万元手术费用,使白宏伟站了起来。
2015年元旦,他发动 “992大家帮”张家口站爱心成员为怀来县头百户村的一个特殊家庭,筹得善款7.7万元,为有语言障碍的小佳琪的哥哥已经找到工作,给小佳琪办理了入园手续……
近四年来,他组织参与了数十多次公益爱心活动。已经成为了公益组织中的骨干力量,他以实际行动在影响着更多的公益人。(记者王大庆 实习记者张燕梅)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