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22年贡献税收277亿 营业税完美谢幕!
市地税局领导在“营改增”首日,到桥东区局调研督导工作。(张云 文/图)
5月1日开始,影响全国税界和广泛经济领域的“营改增”大幕正式拉开。作为地方税收的“功勋税种”营业税,截至2015年,张家口市营业税总收入达到277.5665亿元;从分税制改革的1994年,至“营改增”全面实施前的2015年,张家口市营业税年收入22年间增长31.68倍,高于同期年总税收增长幅度。同样是2015年,地税共入库营业税37.49亿元,约占地税全部税收收入的45%左右。
营业税在税制改革中的完美谢幕,“营改增” 的全面推开, 带来了张家口市地税和国税系统税收格局及地方财政收入的重大调整和变化,其中最直接的影响表现为对地税税收收入和现行征管体制造成了较大冲击。张家口市地税系统积极应对 “营改增”带来的税收变局,以保收入为目标、创新改革为主线,在全系统树立讲政治、 顾大局、 促改革、 强征管、 重服务意识, 通过创新征管思维,开拓新的地税征管模式。
“功勋税种” 明明白白 “退役”
刚刚 “退役”的营业税制是在1994年全面工商税制改革中,配合流转税制结构的全面调整经修订后重新确立的。二十多年来, 营业税以其征收范围广、计征方式简便、收入增长稳定、税收负担较低、调控能力突出的独特优势,成为我国第三大税种和地方税收的主体税种,对实现税收职能和促进地方建设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营改增” 的全面推开, 意味着作为地税主税种的营业税, 在为国家和地方建设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之后的 “功成身退”。 地税机关、 全体地税干部对这一 “功勋税种” 充满崇敬之情, 每一个地税干部都深知: 纪念这一曾经伴随地税机关成长发展壮大的主体税种、 “功勋税种” 和 “当家税种” 的最好方式, 就是为她精心地“梳洗打扮”, 让她 “体体面面” 地“退役”。
为了认真贯彻全国、省深化营改增工作精神, 实现我市 “营改增” 时顺利、全面、准确、无风险移交,近三年来, 市地税局连续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 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摸清了底数, 核实出全市已缴税未开票的金额133.63亿元;二是准确掌握了房地产和建筑企业的 “应缴未缴税款”金额,并采取强有力的清欠手段积极清缴欠税。特别是与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集中清理了工程欠债形成的欠税3.2亿元, 对“三清” 活动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三是补开了大量发票。对全市所有房地产开发和建筑企业开具和取得的发票情况进行全面清查,准确掌握了销售不动产发票和建筑业发票的开具和使用情况,有效遏制了房地产和建筑企业在取得收入时不及时开具发票的现象。通过自开票和代开发票相结合清查补开发票66.2亿元。
主动创新迎接税收新变化
对于地税部门来说, “营改增”带来的是地税收入的大幅度下降,不仅使地税部门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大幅度缩水,也将造成地方税源的严重下滑。同时,相关的所得税、城建税等地税收入难以得到保证,主体税源的带动作用缺失,漏征漏管的风险增大,由此也将使地税部门税收总量产生巨大的收入 “缺口”。
面对这一形势, 我市地税系统不等不靠, 积极主动地探索应对之策,并收到了应有的改革成果。 特别是细化小税种, 细措施, 微管理, 全征管的方式, 探索如何应对地税征管格局的新变化。
针对 “营改增” 后 “票”、 “税”分离,征管手段缺失的问题,地税部门一方面加快培育地税税收控管的 “新利器”, 利用土地增值税清算涉及税收种类较多、覆盖面广、与企业所得税和城建税等小税种联系密切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填补 “营改增”后主体税源缺失的空白。在加强土地增值税预征、做好“以票控税” 的同时, 逐步建立和完善“预征+清算”的双重控管模式,有效利用清算环节深度挖潜促收。以项目管理为基础,以土地增值税清算为抓手,利用财政出资委托第三方推动清算方面进行积极尝试。一季度,全市土地增值税同比增长53.91%, 高于营业税增幅(24.27%)29.6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国地税联合办公、国地税委托代征、国地税联合控管,对拒不申报缴纳税款,拒不配合地税检查,拒不执行地税行政处罚决定以及在地税存在其他税收违法行为的企业,由国税协助地税进行停供发票、联查、处理和处罚,堵塞“营改增” 后地税 “以票控税” 手段弱化造成的征管漏洞。
今年初, 市地税局党组还决定以“一招鲜” 引领全系统创新工作, 并出台了关于推进系统创新工作开展的意见, 推动市、 县区各级创新 “一招鲜”项目200余个,由此带动全系统创新改革工作,涌现出一批具有创新思维,立足解决当前或长远税源不足问题的发展思路。 沽源县地税局 “强化可再生能源产业集群税收管理” 项目, 充分依靠全市建设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的大背景, 提前布局税收新领域跟踪管理和宣传引导, 预计相关税收可实现同比增长20%—50%。
第一季度,全市地税系统共组织税收收入25.59亿元, 同比增长19.53%;完成市级计划 (98亿元) 的26.11%,超时间进度1.11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0.25亿元, 同比增长12.08%;房地产、金融和建筑业三行业共增收3.42亿元,分别增长38.03%、31.35%和6.04%。
克服困难谋划地税发展新局面
根据 “营改增”开局两三年内,地税工作将面临着收入规模缩减、税收增长乏力、挖潜促收空间不足、原有征管手段出现新问题等严峻现实和问题困难, 市地税局以前瞻性、 战略性的思路,科学研判当前局势、主动谋划下一步举措,加快征管布局调整步伐:一是实现征管对象从主要抓企业法人管理向抓法人管理与自然人管理并重的转变。二是实现征管重点由着力抓行业管理向抓行业税种管理并重的转变。三是针对消费税、环境保护费改税等多项改革事项在即,总结社保费、残保金等代征工作的经验, 在政策和管理上, 提前调研、提前谋划、提早布局。
同时, 继续深化综和治税体系建设, 依靠地方政府和地税部门共同努力, 以地方党委政府为主导, 充分利用好市、 县两级综治办的职能作用,逐步将综合治税的触角延伸到乡镇、街道、 社区, 构建政府领导、 财政牵头、 信息支撑、 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税体系; 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 通过各级政府持续加大信息管税方面的投入, 帮助地税解决人力、 物力、 财力相对不足的难题, 进一步调整地税征管布局, 推动地税税收走上新的蓬勃发展之路。(记者郑媛媛 通讯员岳志强 张建宇)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