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威县赵东村村民为52名英烈建陵园(图)(2)
长大后,马东春离开家乡,来到市区某企业工作。父亲的话仍挂心头,但抽不出时间和精力。2011年6月马东春正式退休,当年父亲的话再次浮上心头,如何才能让烈士墓得到保护和修缮?他想建一所陵园。
想到便做,他开始一趟趟从邢台返回老家。
准备再建烈士展览馆
马东春把自己的想法给村民们一沟通,不少村民表示赞同。他先发动儿女带头捐了3500元,很快,你家100元、他家200元……村民们共筹集了6万多元。“烈士们为国抛头颅洒热血,为烈士捐点款这是应该的。”村民马瑞图说,他家捐了1500元。
马东春又一趟趟跑部门问政策,多次提出申请。2013年,威县民政局拨款25万元。威县民政局优抚科尹股长证实,解放战争时期,东赵村曾是战地医院所在地,共有七八十位烈士埋在该村,现仍有烈士墓50多座。“据村里老人说,当时村里有烈士的详细资料,遗憾的是,资料发大水时遗失。”尹股长说。
村民默默守护烈士墓
马东春找到市园林处,请来专业人员为陵园免费设计图纸。施工中,有的村民买材料、有的联系施工队,有的看守工地……马东春则主要负责联系部门、搜集烈士相关资料。
陵园初步完工后,为妥善保护陵园,该村成立了陵园管理处。管理处的12位成员,都在义务为陵园的事儿跑前跑后。
清明节前,几位陵园管理成员正筹备为已明确身份的5位烈士立碑。“等有了资金,我们打算把陵园西院院墙盖好,再建一个展览馆,将附近零散的烈士都迁进园内。”马东春说,他们要为烈士们立碑、修志,将这里建成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动场所,让先烈的精神世代相传。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