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企业上市工作实现“开门红”
本报讯 (记者 孙美 通讯员 周枫)好政策强服务培育似春风化雨,利企业助地方上市如雨后春笋。今年以来,在市政府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下,市金融办千方百计抓培育、多措并举促进度,使我市企业上市工作实现了“开门红”。截至目前,已有9家企业登陆新三板,占全省三分之一,超过了去年全年上市企业的总和。
今年以来,我市已有丰南海森电子、唐鸿重工、华通线缆,玉田海泰新能,丰润中溶科技,迁安明营科技,路北华磊股份,高新聚丰堂,曹妃甸科德股份9家企业登陆新三板,1家企业(玉田润农节水)IPO上报河北证监局辅导;3家企业(高新唐宋大数据、滦南金利海、丰润时创高材)上市挂牌材料上报新三板,同时还有18家企业正在紧锣密鼓进行股份制改造,将逐步登陆新三板。目前,全市上市挂牌企业总数达65家,基本实现上市挂牌企业县域全覆盖。
市金融办负责同志介绍,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我市出台鼓励上市工作的政策为全市企业上市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焦彦龙,市委副书记、市长丁绣峰对全市金融工作高度重视,分别在今年年初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等会议上提出要求,作出部署。丁绣峰专门作出批示,要求“锲而不舍,真抓实干,必见成效!务请攻坚克难完成企业上市年度任务。”副市长曹全民多次召开企业上市协调会,解决企业上市中的困难和问题。今年1月5日,市政府以1号文件形式发布了《唐山市促进企业上市三年(2016-2018)新增百家计划》的通知(唐政办字〔2016〕1号),明确上市工作主要目标和保障措施,要求切实加强对上市工作的领导,把企业上市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化上市队伍建设,按照市委“四个干”要求,特别是在“怎么干、谁来干”两个环节上下真功夫;优化上市环境,及时调度,帮助解决企业上市遇到的实际困难,分段及时奖励上市企业。文件要求,经过2016-2018三年努力,使我市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境外、“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新增100家以上,与我市的经济总量相匹配。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金融办加强组织领导,优化上市环境,落实奖励政策,深入县区督导服务,走访了50多家上市后备企业,现场为企业协调解决了多个问题,有力地推动了上市工作。在对后备上市企业培训辅导上,市金融办注重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每月举办一场(次)规模不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让已经上市的企业家“现身说法”,邀请汇中股份、润农节水、启奥科技3家企业的董秘到部分后备企业进行辅导;邀请新三板专家、证券公司专业人士赴企业进行专门对接,重点辅导,把“上市并不难”等理念传递给企业家,解放企业家思想,力争早日将企业培育上市。全市上市企业奖励资金由过去的每年1000万元提高到今年的3000万元。今年以来,由市金融办组织向上市企业及时兑现了315万元奖励资金。针对中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北华通线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涉及企业改制中存在的核实认定问题,市金融办协调多方给予了确认意见,两件事办理有效时间均未超过3天。另外,认真督导各县(市)区协调解决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涉及的土地、税费、财务、关联交易、同业竞争关系等历史遗留问题。督促县(市)区及时、足额发放奖励资金,调动企业上市积极性。遴选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示范带动性强、成长性高的企业作为重点后备企业,建立了200家的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
在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中,各县区也积极行动,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先上市的良好局面。丰南区上市工作开展较好,今年已实现3家企业挂牌新三板;丰润区主管领导多次动员企业家上市,推动了中溶科技、自然梦等企业上市;丰南区、海港区对新三板奖励150万元,全市最高;路北区按照上市进程进行分段奖励;玉田县先后为润农节水、星烁锯业、海贺胜利解决了近亿元的银行贷款,有力地推动了上市工作。
德生防水相关负责人介绍,政府部门专门为该企业新三板上市召开协调会,解决了土地、规划等问题,扫清了上市障碍,加快了上市进程,是企业上市的“贴心人”;润农节水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市金融办的大力支持下,该公司成功登陆新三板后,实现了快速发展,企业净利润连续两年翻番增长,目前已启动IPO上市,上报河北证监局辅导,力争早日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
市金融办表示,下步,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与各县(市)区共同努力,确保完成“年内新增‘新三板’及以上上市挂牌企业30家”的目标任务,为加快建设靓丽、繁华、宜居、和谐的现代化沿海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