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地区新闻 石家庄 正文

赵县何庄村:狮舞古洨河畔

时间:2018-01-30 17:30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在何庄村的街道两旁,随处可见凸显当地武狮特色的文化墙。

“何庄武狮”传承人何庆利将这一省级非遗项目带到了全国各地。

70多岁的老人(左)在拳场上一点也不输年轻人。

石牌坊的石梁被村民完好地保存着。

何庄村是赵县城西一个非常普通的小村庄,虽然历史也算久远,但给人的感觉十分低调。若不是村里时常能听到武狮的锣鼓声和练拳的吆喝声,这个村子根本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正是这历史悠久的“何庄武狮”,给了人们记住何庄的理由。

古老村庄 因河而名

赵县城西的何庄村,本名为“河庄”。据村民们介绍,在当地发现的旧石碑以及民间收藏的自清代、民国以来的地契文书等文字资料上,村名写的都是“河庄”。不知道什么原因,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赵县印发的地图上再也找不到“河庄”,而变成了“何庄”。再后来,村民们办理身份证、户口本时,上面写的也都是“何庄”。从此以后,沿用了数百年的“河庄”无声无息地变成了今天的“何庄”。

出何庄村北口不远,便是古洨河,这大概就是过去“河庄”这个村名的由来吧。不过,村名的来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何庄村南有一条季节性河流沙河沟,小河自西向东绕村而过,每年夏季流水淙淙,冬季却变得干涸,有人说这才是“河庄”的真正由来。

当年,在何庄的村南口有个标志性的地名叫“五龙口”,分别由东南西北五条道沟交会于此,乍一看去,就好像是五条蛟龙聚首在一处。正南方是离北道,西南方是沙河沟,北方是通往村中的大道,东南方是东渠道,东方是南道沟。沿五龙口的沙河沟一直向西,过元氏可达封龙山和苍岩山,是赵县、宁晋及以东地区的人们每年上山进香的必经之路。据说,古时候这条路上的善男信女、买卖商贾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村中曾先后建有三座古庙宇,村南有龙王庙,村中有五道庙,村东口有奶奶庙。每年农历十月初六的大庙会热闹非凡,来自各地的买卖商人从八方汇集于此,村里各家的亲朋好友也一并到齐,家家设酒摆宴,盛情款待。这情景,还真是应了诗人王驾《社日》中“桑枳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的诗中意境。

淳朴民风 世代传承

旧何庄村的主要街道有前街(徐家街)、后街、南北大街、于家街和任家街。数条巷子大都是南北走向,还能叫上名儿的有大巷子、张家巷、徐家巷、康家巷、小苏家街。后街与南北大街交会处称大十字口,大巷子与前街交会处称小十字口,是早些年间村民们评理说事的地方。因此,在何庄村有一句话人们经常脱口而出,那就是当两人为某件事争执不下时都会说:“走,到十字口说去。”南北大街北通栾城的龙门,南往高邑、柏乡一带延伸,是一条旧时期的官道。老一辈的村民还见过骑马送公文的差役经常从这条路上经过,据说明朝时洨河上龙门石拱桥前的碑文也有记载。

古老的村庄孕育了淳朴的民风,因此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感人故事。

在于家街曾有一座石牌坊,牌坊正上方的石梁上赫然镌刻着“圣旨”二字。据说在清朝乾隆年间,于家有一户婆媳俩共同抚养着一个年幼的孩子,历尽百般辛苦后,不仅把那孩子抚养成人,而且还升入了当时的太学——国子监。朝廷为褒奖婆媳二人的事迹,特颁旨在其家乡修建了这座石牌坊,以示对于家婆媳的嘉奖。

据考证,这座石牌坊修建于乾隆十年六月,距今已有200多年。牌坊为四柱三间青石坊,高大壮观。在村里的街道边,仍可看到这座石牌坊的残存部件,上面的字迹和雕刻的纹饰依然清晰可辨。那块刻有“圣旨”二字的石梁完好无损,被村民精心地保管着。

因牌坊之所在,于家街又被称为牌坊街,街道两侧居住着于氏家族,闻名远近。据记载,于氏家族乃为官清廉的明朝重臣于谦之孙于有道的后裔。

村里的老人们还经常念叨抗战时期八路军在何庄打的那一仗。1939年农历五月初三,八路军以一个加强连的兵力与赵县、栾城、元氏三个县的日伪军在何庄展开了激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在何庄,还有一位抗战时期的女英雄苏晨妮让村民们铭记在心。他们说:“苏晨妮就是何庄的刘胡兰!”

何庄武狮 声名远播

说起何庄,“何庄武狮”这个省级非遗项目可谓是名声在外。

在何庄,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喝了河庄水,都会抬抬腿。”何庄村的武术多少年来一直长盛不衰,村里无论大人小孩几乎人人习武。练武的人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年从春到夏、从秋到冬,拳场里吆喝声、棍棒声响彻不断。

相传早年间嵩山少林寺失火,寺院毁于一旦,两名少林武僧化缘来到何庄村,将少林武功中的大洪拳和小洪拳传授给东西两家的男子。因为村里的年轻人喜欢凑伙,闲暇时也都跟武僧习武,自此村里武风日盛。

村民们在常年练习武术的过程中,又结合舞狮的特点,创立了“何庄武狮”。何庄武狮源于明末清初,将少林武功与舞狮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它的表演分群体表演和分组表演两种形式,大狮子由两个人共用一张狮子皮完成,小狮子由一个人完成,领狮者则手拿绣球,统领着整个表演的全局。这种武术带舞狮的风格,体现了何庄民间艺人非凡的创造力。

正因为何庄武狮在民间有着很深的群众基础,村里的武狮团火得很,一年到头几乎闲不下来。新社武狮团一年里有250多天在忙着为庙会立集、企业庆典、结婚寿庆赶场演出;何庄武狮省级非遗传承人苏庆利带领的另一支武狮队伍,则常年在外演出,全国许多城市都留下了何庄武狮欢快、热烈的身影。

村里的两支武狮团有合作有竞争,将何庄村的狮子舞得风生水起,使这一传统技艺更好地传承下来,而且声名远播。(记者杨惠玲 通讯员徐哲普、王伟伟/文 记者张晓峰/图)

相关新闻:

以“4+4”产业大手笔塑造经济发展“大格局”

中格自贸协定生效产品出口格鲁吉亚可享“零关税”

《石家庄市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办法》出台

石家庄市4家企业上榜河北新三板最具价值企业

发现涉气企业污染问题 石家庄市民可打12342或12369有奖举报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