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贫困山区13岁“小糖友”获医大一院免费治疗



采用当前国际上治疗糖尿病的新疗法,纠正调节患者自身免疫细胞功能
这名“小糖友”叫小红(化名),来自平山县农村,5岁时无诱因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后被医院诊断患有I型糖尿病。7年多来,小红的血糖控制很不稳定,且胰岛素用量也在增加,这不仅给小红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痛苦,还给她本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今年4月,医大一院专家在河北医科大学开展的平山县“走基层、送健康”义诊活动中,了解到小红的病情很严重,但她家的经济条件非常不好,父母都是农民,她的哥哥和奶奶也患重病,医院当即决定对小红进行免费治疗。6月22日,小红住进医大一院,做完各项检查后,医院根据小红的病情,对其制定了当前国际上先进的免疫细胞调节性治疗方案。
“当前,临床上使用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但尚无根治措施,对I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是胰岛功能差,血糖波动大,不能很好的预防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医大一院细胞中心主任李全海说,随着细胞免疫治疗糖尿病技术的发展,国际上研发了一项治疗糖尿病的新疗法——干细胞教育器免疫调节治疗技术,对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进行调节。“这种技术可大大稳定患者的血糖指标,减少胰岛素用量,从根本上治疗和修复患者异常的免疫功能紊乱和失调。”
I型患者中儿童和青少年占90%以上,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在很多人看来,糖尿病似乎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近年来,糖尿病全球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低龄化,我国的情形也不容乐观。”医大一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杨爱格说,糖尿病分为I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当前医院收治的“小糖友”多为I型糖尿病。“我们医院收治的最小的糖尿病患者仅4岁。”
据介绍,I型糖尿病患者中儿童和青少年占90%以上,绝大多数情况下,一旦发病即意味着患者胰岛分泌胰岛素的功能遭到严重破坏,面临终身用药和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威胁,需终身治疗。“儿童I型糖尿病10—14岁为发病高峰期。”杨爱格说,儿童I型糖尿病发病急,多数有口干、多饮、多尿、体重降低等症状,往往不容易被及时发现,因此很容易被误诊。
据介绍,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专家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等相关,后天要多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